标签:
杂谈 |

关于历史这件事,有的时候是蛮可笑的。这个世界只要生生不息的运转着,历史的砖就会被一块一块的砌在痕迹里,但是表面如同刷漆,总是很难辨认出本来的样子。历史的外形摆放成什么样子,我们能够知晓的也就是什么样子。关于真相本身,往往可能无从考证。就算是有史记官又如何,谁能写出多少不带感情色彩的回叙,历史的评定都是个人的喜好,而价值观这一件事也都蠢蠢欲动、摇摆不定。
我是从来就不喜欢项羽这个历史人物的,无论西楚霸王的磊落还是不肯过江东的男子汉气度,这个无数人心中的大英雄,在我的心理天平上,从来就没有胜过刘邦。成王败寇,不要谈那么多技术和人品的理论,摆在历史记录上的就是失败,不管多辉煌、多英勇、多让人心有戚戚焉,结果都是铁定的。而大众欣赏项羽的不肯过江东的那份骄傲,多年来,看在我的眼里,始终是一份矫情,甚至借口。我一直觉得就是不能面对失败的脆弱。就是一个骄傲者的狂妄,这份狂妄也许让别人恻然,可是我却没办法去理解。直到,这一次看了王导的《霸王歌行》,直到,当项羽用自己的口吻讲着他所谓的理论,那个诗人一样的情怀,不爱江山爱美人的期许,那个活成自己希望的样子的梦。也许我依旧无法认同他的每一个选择,无法赞同他说的那些理论,可是我仿佛第一次看见项羽用一个普通人的普通的样子,任性的活着他自己。他活着,并不是用来给别人建立千秋伟业,让他们传颂歌唱的,他活着,并不是想戎马一生或者打遍天下无敌手的。他可以在获得的时候放手,疲惫的时候驻步,心动的时候放手一搏。他的骄傲应该是因为他愿意忠于自己,他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思活着自己的堂堂正正,而并不是因为他得到过多少,又将能得到多少。
这部戏在项羽的人生尽头安排了华丽丽的一幕,项羽的不肯过江东,再也不是人们口中的无颜面对江东父老,而只不过成为了他厌倦后的一个停止。不想做的事情为什么还要继续做。江山社稷有什么意思,权倾天下哪那么好玩,大爷玩累了,不想跟你们浪费时间。生命不过如此,最吸引的那些事情都已经烟消云散了,剩下的丰功伟业就留给别人去娱乐吧。也对。或者在很多人的眼中,死亡代表着什么都没有了,可是在这一刻项羽的眼里,应该是什么好玩的都没有了,不如结束他们死去吧。生与死不该是对立面,而是两个不同的方向,任意抉择。我倒是默默觉得,这部戏中的虞姬其实是牵制了项羽的一个因素,如果没有她追逐的未来,也许项羽活的可以不这么累,只是人在其中的项羽应该是享受这个过程而不以为疲惫的,看在我的眼里,小小惋惜,这也是一个普通人的普通的梦想与爱。
因为之前看过王导的《理查三世》,所以对于舞台的设计并没有太多意料之外,可是依旧要承认,王导对于舞台的整体掌握的感觉是相当好的。很多舞台设计的点,第一次看的人会惊喜,而我因这部戏而对项羽重新感受,也是惊喜。
前一篇:#电光幻影# 《蚁人》
后一篇:#雕刻时光的分享# 舞剧《画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