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雕刻时光的分享# 昆曲《牡丹亭》

(2015-05-27 23:48:01)
标签:

杂谈

#雕刻时光的分享# <wbr>昆曲《牡丹亭》

#雕刻时光的分享# 昆曲《牡丹亭》,正乙祠。虽然摆明了听不懂,但是依然觉得是享受。在正乙祠的有限空间里唱这么一出戏,容易让人想到皇家粮仓的《牡丹亭》厅堂版,感觉上是很雷同的的,但是皇家粮仓的演出舞台与观众平起平坐,所以如置身其中,感同身受更加明显,舞台平铺,演员穿梭,有点小女子的娇柔,虽然矫情,可是让人受用。正乙祠的舞台就是彻彻底底的舞台,虽然也有演员走人群中登上舞台,但只是一个布局感,身临其境的效果有但略弱,好处是观众就是观众,我看着你们的故事,打打拍子,也是乐趣。当年皇家粮仓的厅堂版和白先勇的三部曲《牡丹亭》,听完之后都让人有一种咿咿呀呀,耳边总有声音在回响,绕梁三日的感觉,当然我承认,白先勇的版本是演三天,每天三小时,看完需要九个小时,基本是有种被洗脑的感觉,所谓耳边音也就是差不多后遗症了,谈不上乐趣。但是皇家粮仓和正乙祠因为古香古色的布景背景,文化气氛的渲染,演出压缩的简洁,让人置身其中首先是放松的,其后是明确自己是来欣赏的,人要融入那份感受里面,至于其他的得一点是一点。昆曲我是没有概念的,所谓唱的好坏完全评价不了,但是杜丽娘的妆容真是美,第一次理解了当年的人为什么看了戏园子的艺者能够深深爱慕,真好看。《牡丹亭》被压缩了,全剧大情节还是在的。这种删节版本最适合培养情趣了,反正现今的人也很难花太多时间听戏,又有很多人不感兴趣,可是借助氛围感受文化,也算是一条捷径了。对《牡丹亭》还是爱的,人若有缘,还会再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