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陈旭去看了《开心麻花--2008谁都不许笑》。感觉悲哀大于欢喜。
故事里讲述了一个叫做巴蒂的镇长因为天生的相貌丑陋,于是从小就被周围的人嘲笑作弄,他曾经天真的爱上了盲女苏菲,并且努力给苏菲幸福快乐的生活,但当他成全了苏菲的愿望,让她可以重见光明的时候,苏菲看到了他的真实样子,也开始和其他人一样的去嘲笑他。虽然爱却一直伤害。从此巴蒂开始惧怕人们的笑声,那种恐惧感让他越来越暴躁和凶残。直到他碰到了糖果,一个失明而无法看到他真实样子的卖花女。他强令能说会道的喜剧演员范特希模仿自己去追求糖果,而在这个过程中范特希实实在在的爱上了善良的女孩,并且不顾巴蒂的阻挠,治好了糖果的眼睛。可是糖果睁眼看到的第一个人是巴蒂,以为他就是与自己相爱的人,答应要与之结婚。在婚礼上,一切真相才恍然大白。范特希与糖果的爱情终于碰撞回原本的轨迹,而苏菲其实是深爱着巴蒂的,一切错综却归之原位,结局依然是圆满的。
欣赏的过程有些痛苦,舞台剧的特征让一切真真假假都变得夸张的贴近。于是在整个过程里,总是为一丁点的细节而百感交集。尤其是在故事的中间,当八卦神医讲出镇长巴蒂与苏菲之间的那段往事,说明了如今的巴蒂的狂躁是因何而来的时候,原本对于巴蒂的嘻笑之心瞬间转变为痛苦的怜悯。
在我们的生活步骤中,一点点的组成都会非常的重要,有许多人和事都在某个阶段曾经撼动过我们,让我们觉得伤痛,随着时间的变迁,当时以为好了的伤痛,其实早就凝刻在命运里面了。也许是变成了疤痕,只是丑陋的留在那里,但是怎么知道不会在某个日子里突然跳出来张牙舞爪,又或者根本就扭曲了我们的心,早已铸成性格的一部分,一辈子都如影相随。
这一段无法释怀的感情。就是觉得悲哀。别说他人的心灵是扭曲的,怎么知道那段狰狞的背后,没有你曾经做出的伤害呢?人生轮回无常,或者根本就是报应。
像舞台上的巴蒂,他也曾经善良对待过别人,但是回馈的伤害是一次又一次的覆盖,终于让他的心灵都走上了另外一条道路,反而去伤害别人,去暴躁的掩饰自己。当其他人抱怨和憎恨他的时候,又是否想过在这条人生道路上,这个人的性格的造成是否也是自己所做过的一层迫害呢?如果没有当初的因,何来之后的果呢。生命轮回,不过如此,种因得果,本是常理。我只觉得悲哀。那颗被伤害的心,不是依靠剧情的发展就可以缓缓抚平的。又或者这根本就是理想的天真,以为有些东西可以轻易的忘却,却不知道伤害就是伤害,埋下的种子在那里经历风雨,慢慢的发芽、开花、结果,只是这个过程就是痛苦的浇灌,可以忽略而无法忘却,不面对真相其实不过是逃避,逃避了一时,逃避不了永久。
巴蒂说:谁都不许笑。那是因为他的心灵在惧怕。梦魇开始旋绕的时光是一场接一场的噩梦,逃不出魔障的狞笑的人在自卑中越来越强大。强大的不是心,而是包裹的外套,假装强悍的巨人其实心灵是脆弱的。当伤害的树长高长大的时候,总有一天要卷土重来的翻出以前的那张牌,当作是对自己的交代,否则一辈子也放不下这种痛苦。
只是,一个人在心灵痛苦之上真正释怀的几率其实很小。虽然我们处处可见正面的宣传,劝导我们走出痛苦和悲伤的过去,其实那正是因为这个过程其实是非常顽固的,于是偶尔的事例被拿出来大肆宣传。越是困难越是矜贵,越是宝贝越是难寻,这个来回是不会停息的过程。
当民众群起而攻之时,巴蒂险些丧命。苏菲冲到了人前,跪地磕头,只求大家能放过巴蒂。其实早已驻扎在心灵的爱,只是一直无法正确的表达。那一刻,为巴蒂而欢喜,也为苏菲和伤感。对于巴蒂来说,至少有人把对待他的感情真实的埋在心里,虽然出现的有些迟钝,但总是一种善良的唤醒。对于苏菲则难免抱怨,若是有爱,原本应该用真正的手段来付出和表现,怎么能用伤害来诠释,于是最终伤害了自己,也伤害了他人。只是早一声的呼唤,或者有更快乐的发展。最终的面对依然是圆满的结局,只是每个人对于圆满的理解是不同的。好在,人生终究是以快乐为本,既是如此,便就足够了。
其实我们都是容易满足的,在生命的长河里跳跃着生活。谁都有伤痛的所在,疤痕就种在身体里,能够清晰看到的,只是那一句“谁都不许笑”!
真的,谁都不许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