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节,把相关的,不常联系的;熟悉的,半熟悉的,通通聚在一起,拉拢感情,活跃节日的气氛。
传统的节日,昔日的习俗并未存留多少,过的方式倒是一次比一次创新。在乎的东西,该去在乎的东西,其实已经没有了范围。说句俗点的话,就是爱咋地咋地。
同样,昨天的节日,所有不受外界约束的人,都是爱怎么招就怎么招。但是,也不排除依然坚守习俗的人,依然陪着亲人,对月当空,赏月。
饭吃得还不赖,各色各样都有,只是情绪不太高涨,更多的是吃之外的东西。比如,重新认识了某些人,重新看清楚了某些事,对于节日有了新的定义,对于以后要做的事有了新的打算,等等。现在的吃饭,已不光光是吃饭的涵义了,更多是饭桌上吸收的思想和感悟。
回到家后,才发现,今天还没有吃月饼。想想,月饼一直在身边环绕着,就是没吃。为什么呢?自己也不太清楚,好像好几次说要吃,可就是没吃成。虽然对于节日象征性的东西不太感冒,不吃,又觉得这个节日过得太过虚幻,最终还是尝了一口。传统的某些习俗依然刻在心里,那是无法磨灭的观念。
并不太兴奋,也并不张扬,心情有些许的低落。所有的这些情绪,还好都被回家的好心情给淹没了。
有些东西,有些情感,并没有理由,同样也不需理由。就像晚上吃到的那口芥末,唰...的眼泪夺眶而出……
突然很想听听燕姿的《雨天》,还有那首情绪永远不变,记忆永远深刻的《不是真的爱我》,每次听来都有哭的冲动,画面重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