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阅读篇:正本清源说沉香----《琼香天脂》读后感

(2012-12-13 16:15:16)
标签:

转载

學習了

今年8月,央视《沉香缘》播出未几,我有幸见到了片中主角、被人称为武哥的张晓武先生,有缘品赏到各类奇楠香,对被誉为琼香天脂的海南奇楠有了深刻的感性认识,并得知由他儿子张丹阳主笔的《琼香天脂》已经付梓,为此特别期待能一睹为快。承蒙垂顾,在新书出版后,武哥特意给我寄了一本,浏览后,惊讶感慨之情油然而生,这本有着众多令人瞠目垂涎的海南沉香插图、有着自己知识产权的真知灼见、有着孜孜不倦寻香藏香探香爱香品香历程记录、有着对数千年中国香文化认真探究解读的皇皇巨著,堪称是一本图文并茂、内容翔实,足以正本清源、消弭岐论杂说的沉香文化宝典。

沉香、香道、香文化,自从前年国庆期间,央视在《第一时间》栏目里,借报导海南沉香协会在上海举办沉香展之机,狠狠炒了一把沉香(如说海南紫奇楠每克价值5万元云云)以后,国人对沉香的热情突然高涨了起来,卖沉香的、买沉香的、玩沉香的、讲沉香的、写沉香的人也猛然间多了起来,但遗憾的是,突然热了起来的,或者说复兴了的香文化,到底是怎么回事,沉香的历史源流、沉香的产地及其生物学特征、沉香的品级和优劣,香道和香文化的内涵等等,好像每个人都能摆唬几句,但听起来又总有让人云里雾里的感觉。也许,阅读过信息量极大的《琼香天脂》,你会对沉香(包括概念和实物)、对中国的沉香以及起兴于大汉帝国的香文化、对海南沉香尤其是海南奇楠有一个充分而真切的认识和感知,并不时要重新翻阅一番。

《琼脂天香》全书分为9章,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作者张丹阳,是一位年轻的海归,在有中国沉香界独孤求败之称的父亲的指导下,浸沉于沉香之道,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方法论,在纵向上,融汇解析了中国2000多年香文化历史的华丽篇章,在横向上,对各领风骚的东南诸国的香品香道进行了客观的描述比对,理趣相彰,堪称沉香收藏界的一位理论联系实际、植根传统又勤于探索的青年才俊和后起之秀。

《琼香天脂》,博大精深,精华之论、惊艳之笔无处不在,但微瑕之处也是显而易见的,试择其要,姑妄评之。

本书对海南沉香,尤其是海南奇楠香作出了前无先例的详尽论述,这也许正是本书副题为《海南沉香》的原因所在。海南沉香(崖香、琼香),自古就有一片值万钱的论断。近年来,在沉香热中,我们每每听到的是,海南沉香,与海南黄花梨一样,早已绝迹于世,尤其是奇楠香,更是万金难求,无缘得见,市面上所能见的奇楠,几乎都是越南所产。但在《琼脂天香》一书中,作者以大量美轮美奂、各式各类的海南奇楠实物照片,向读者展示了一部名为“琼岛灵秀毓崖香”的大片。琼,海南之别称也,沉香被誉为琼脂天香,盖世界上最好的沉香、自然界最美妙的香品就出自海南之谓也。也只有海南得天独厚的自然物候条件,才能产出无与伦比的神品妙香。作者秉承家学,在拥有无人能出其右的海南奇楠藏品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奇楠即是沉香,又非沉香的惊世骇俗的新概念。众所周知,沉香的形成,与病蚌得珠的道理一样,属于树伤得香,而海南奇楠,却是“一种典型的芯材。在近根部或芯材部分生成,并非由于外力致伤结成的罕见的奇香。”作者为了验证这种观点,以各色海南奇楠为标本,委托生物学家、医药学家做了开创性的科学研究,从微观结构、生物活性物质含量诸方面进行定性定量测试,通过奇楠的红外光谱图、挥发油化学成分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薄层层析分析、内生真菌分离等手段,证实了奇楠与沉香在结香机理与成分上的差异,如沉香螺旋醇的含量,奇楠就较沉香中级别最好的沉水香高出一个数量级。正因为奇楠是香非香,所以奇楠在香味和性状上有别于沉香也就不足为奇了。当然,我们希望作者能在这一领域继续与科学家合作,以求取得更加翔实系统的数据,填补沉香和奇楠科学研究的空白,让传统的品香也能从“微参鼻观犹疑似”的主观的、文学的唯心体验,跨上客观的、科学的数字化台阶。

“古老的中国香学文化,堪称民族文化奇葩之一。其久远的历史,可以上溯到新石器时代晚期,历经春秋战国,成于汉,兴于唐,盛于宋,极盛于明,过渡于清,迄今已有6000多年的历史。”在浩如烟海的中国古代典籍中,古人关于沉香的记述,虽然也有专著,但更多的是只言片语,但在《琼脂天香》的九大章节中,无论是描述中外沉香特质、还是论述古今品香文化、仰或是阐述各方宗教敬香仪轨的篇幅中,都能将古人的文章言论信手拈来,或作论证、或作剖析、或作比对、或作注释,如果没有对古代香学潜心的研究、没有对古人香论细致的解读,没有对中国历史上博大精深的香文化的深深尊崇,是决计不可能做到如此收发自如、游刃有余的“古为今用”。作者作为一位年轻的海归学子,能够以探究香道文化的源流、探寻香道文化的本质为己任,殊为难能可贵。

天下文章一大抄,香文化的复兴以及玩香队伍的不断壮大,也引起了沉香书籍的出版热。由于沉香结香的随机性、寻香的偶然性、藏香的选择性,加之玩香是真正意义上的烧钱活动,没有一定的经济实力,没有收藏到足够多的顶级沉香并以传播香文化为目的的人,是很难以作者自己在寻香、品香、探香、藏香过程中的切身体验著述成书的,也不可能有独到的真知灼见的,而《琼脂天香》的作者却做到了。书中附录的各色沉香、尤其是海南奇楠香及其历代雕件的插图,在不识香者眼里,不过就是一段朽木而已,但在识香人眼里,那都是难得一见、罕有匹敌的稀世珍宝和绝世神品。如果作者今后能够以这些插图于书中的、“偶尔露峥嵘”的绝品沉香和奇楠为主角,逐一加以介绍描绘,附录高人焚香品香的心境体验,出一本“看图说话”和现代的香席雅集,自是幸甚,功莫大焉也。《琼脂天香》洋洋大观、皇皇巨著,昂昂定价,对初入香门者,难免有碍于他们登探香学殿堂,故期望作者能再出一册简本或者香学入门的小书,普及中国香文化,正本清源,让更多的人能正确而粗略地了解相对冷门生疏的闻香一道。

“闻香一道,重兴于海外,蜂起于内地,渐渐衍为时尚,而香道精髓已是讹讹相传,距离原旨甚远”。“紧迫于沉香濒绝,而香文化淹于岐论杂说,故促成此书出版,以舒微憾”。张晓武先生在跋中的这一段话,道出了本书出版的初衷和良苦用心,我相信,《琼脂天香》的出版,是我泱泱华夏数千年香文化传播途中的一个新的里程碑,并随着时间推移、读者群的逐渐扩大,张先生的焦虑之情定会得以慢慢舒缓。欣逢盛世中国的香文化,也定当得以复兴光大。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