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地震亲子感悟随笔育儿 |
以前的我,喜欢忍眼泪。天大的事情,努力将眼泪往肚子里咽。做了准妈妈/妈妈以后,却变得很好哭,并每每带了那种彻骨的无奈伤感。
妈妈,别伤感。。。
每次去浦东机场,过了安检,向右走几步,就会停下,静静地站一会儿,让瞬间涌出的满眼如雾,消散在旅人穿梭的嘈杂中。那里立着一个捐款箱,和一个宣传牌,大意说:300元,你就能帮助一位妈妈去医院生她的孩子。宣传牌的画片,是一个背着婴儿的年轻山村母亲,挂着一脸无助和风霜。
得知比狗狗稍大的霏霏宝宝惨遭飞来之祸,每晚暗泣,历时数个星期。
曾经在波士顿美术馆书店里独自哽咽。手中一本厚厚的16开铜版画册,印满一位英国记者30年代在中国的摄影作品:一些模糊的面孔扭曲在闹市间的枪毙现场,一群面无表情的人在看热闹;老奶奶在警棍下埋着头,死死护住从码头偷来的一小包棉花;一个脏兮兮的孩子在拉人力车,衣不遮体。。。对那块与我息息相关的土地蒙受的灾难深重,联想无尽,最终竟蜷缩书架的角落间,哭得天昏地暗。
未曾想,这样的联想,在今日重访,呼啸而至,将我卷入泪水的汪洋。凌晨1时在时差中醒来,总算集中精力将近日积攒的工作告一段落。然后上网查看地震灾区状况,打开那些数日来不敢打开的文件。顷刻,残酷的现场影像,在眼泪的波涛汹涌中沉浮,淹没了凌晨书房的沉静和理智。“倒塌的房屋中,大部分是学校”。。。霏霏只是一个宝宝,5月12日以来蒙难的大大小小的宝宝,我数不过来我数不过来。。。
狗狗的孕育出生,竟令从来不习惯将眼泪公之于众的我,大摇大摆地披露痛楚。不过,少了的是矫情:做了妈妈,没有制造矫情的时间,更没有玩味矫情的需要。多了的,则是对伤感不抗不拒的坦然接受。
为人母,不是每个人都能够经历的特殊角度。在那里,你大概会忽然将过去的发生现在的进行将来设计统统倒个个儿,仔细端详,客观得仿佛从来没有过自己。在那里,你可能会顷刻变得无比柔软轻盈,踩在云端,心旷神怡地牵出一份前所未有的爱恋。也是在那里,你也许才能真正体会到,人间最深切的牵缠挂念,在遭遇无奈之时,如何化作撕心裂肺的源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