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城市的牛庄镇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古城,在清朝以前,是一个河运码头,商贾云集之地。关于牛庄城名字的来历,还有一段动人的传说故事。
很久以前,牛庄只是一个小村庄,村口有一口大土井,不知有多少年了,更不知是谁挖的,有一条锁链从井上一直落到井底。很多人都想知道锁链到底有多长,可是任凭多大力气也拉不出来,只要一拉那锁链,井里就有老牛吼叫的声音,看也看不见,大家都觉得奇怪。
一天,有一个山西人来到庄里,听说井里有牛叫,就守在井旁琢磨,一连三天三夜没离开,最后看出来了,原来井里是一头金牛,要想把那金牛引出来,得用金豆子喂它,一步一粒,撒出百步以外,金牛就回不去了,到那时候就可以捉住。山西人为了得到金牛,不惜下了血本,他花钱到金铺买了一百粒金豆,悄悄来到村庄。半夜子时,夜深人静,山西人来到土井边,用手先拉了拉锁链,只听井里金牛叫了一声,山西人急忙撒下一粒金豆,锁链哗啦一响,金牛爬出一步,将金豆吃下,就这样,山西人退一步撒一粒金豆,金牛上一步吃一粒金豆,这时金牛已离井底九十九步远,吃了九十九粒金豆了。山西人眼看就要得到这头大金牛,变成天下最大的富翁了。他心里怦怦真跳,手都哆嗦了,从口袋里掏出最后一粒金豆,后退一步,刚要扔出,就听远处有人咳嗽了一声,这一声把金牛惊动了,它回身一窜,一头扎进井里,再也不出来了,山西人白搭了金豆,没有得到金牛,一股急火差点晕倒,丧气地走了。
当地人知道井里有金牛,都想拉出来,可谁也办不到。常有不少人围在土井旁边眼巴巴地看着。这天来了个白胡子老头,对大伙说:“要想拉出金牛,除非八子合力。”说完这话,老头转眼不见了。人们都说是神仙点化,急忙找来八个大小伙子一齐往外拉锁链,还是拉不出来。这时,有的人明白了,说八子合力是指有八个儿子的人,领来儿子齐心合力拉,金牛就能出来。可全村庄谁也没有八个儿子,只有一位老汉有七男一女。他领着七个儿子来到井边,七个儿子一起往外拉锁链,只听牛叫拉不出来。老汉急忙找来女婿也帮着拉,八人一用力,锁链动了,只听牛叫声越来越近。锁链拉出一丈多长,井口露出牛头,金光闪闪,足有斗大,八人再拉,金牛就是不出来,直到累得他们没劲了,锁链刚刚一松,金牛又沉回井底。从此再也不出来了,也不叫了。人们说老汉有七个儿子,加上一个女婿,一婿顶半子,只差半子之力没有拉出金牛,所以金牛一直还在土井里。
这个事越传越远,人们提到这个村庄时就自然想起金牛的故事,后来,干脆管这里就叫“牛庄”了,再后来修了城,就叫牛庄城,成为一座著名的历史名镇。
现在牛庄城的历史古迹已经很少了,只剩一座太平桥还在验证着它的历史。

太平桥全景

已有数百年历史的太平桥石栏


石栏兽雕

对石槽的咬合使太平桥更加稳固

用数根巨大的整石条架起的桥面


太平桥背影







《太平桥传说》之释文:早年,牛庄乃东北进关之咽喉,为建古河桥梁,广招八方工匠,黎木为钉,青石做祈,凿石之声终日不绝,一日,忽至一贫叟,混迹于工匠之中,埋首凿石,人问不语,众以为丐,河东一好心人家,待叟食宿,桥将成,叟辞,留下所凿一石,窄小偏歪,无人在意,弃之,石桥自侧向中架梁,当间出一缝隙,百般雕凿,无一可用,忽念叟留之石,寻回置放恰合,众悟:此乃鲁班显灵助民修桥,保城太平,遂取名太平桥。
又传,太平桥为全城之脊,法来城传教,修筑教堂,几增其高,仍低桥三尺,无奈加铁顶,终不及高。几传神话,皆示古城人民美好追求与民族气节。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