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it |
曹宇杰
从近几年中国Linux市场规模增长趋势来看,Linux市场年复合增长率在20%左右,2004年底、2005年初,全球两大Linux巨头RED HAT、Novell同时进入中国市场,他们的进入对中国Linux市场形成两大冲击,一是在短时间内急速扩充了市场总体规模;二是改变了品牌竞争结构。在RED HAT、Novell进入中国市场之后的两年里,其资源雄厚、经验丰富、品牌影响力高,两大Linux巨头迅速占领了较好的竞争位势,而国内厂商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挤压,截至2008年,市场上只有中科红旗和中标软件两家国内提供商保有一定市场份额,中科红旗相对领先。
然而,也正是这三年,收入压力和竞争环境迫使多数专一Linux操作系统的提供商退出市场,即时、冲浪、共创开源、拓林思先后退出市场或逐步转型。但是1.5亿元的市场依然不可能容纳超过4家的竞争参与者都获得满意的回报,在Linux成长期的现阶段,对于操作系统厂商而言,投入是要大于回报的,这不是所有厂商都能坚持到最后的。近半年,Novell的市场战略已经开始由主推Linux转向四大类产品整合营销,Red
Hat战略重点在Linux以外开始规划JBoss中间件的市场开拓。Novell开始全面整合Linux、虚拟化、身份认证、桌面管理等多产品技术进行整合营销[m1]
主流Linux厂商转移战略方向的趋势日益明显,这既表明Linux市场规模增长乏力、不能满足提供商的投入回报,也预示着未来几年Linux提供商品牌集中趋势将延续、甚至激化,从另一方面分析,诸如IBM、ORACLE等软件巨头们未来主导Linux的发展也只可能有两种选择,一是通过支持一至两家专业的Linux操作系统提供商来发挥主导作用,二是自己成为Linux产品提供商,无论哪种选择,未来专一的Linux操作系统提供商只能存活1至2家最具实力的竞争参与者,因为其他软硬件产品提供商不会去无谓地认证支持更多非自有品牌的Linu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