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吴建华
吴建华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244
  • 关注人气:13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寒雷:碗碗腔顶级艺人李世杰

(2020-11-22 00:29:50)

碗碗腔顶级艺人李世杰

 

寒雷

 



   一部《秋菊打官司》电影的背景唱腔,使我倾慕他;一次小小的聚会,使我接近了他;一次登门采访,使我理解了他;一次惊人的谈话,使我铁了心一定要千方百计地保护他,学习他,宣扬他。他,就是如今已进入耄耋之年的关中碗碗腔演唱行当里的顶级艺人李世杰。

真巧,他与我同龄,属猪,有福,都是进入82岁的幸运者!

他,1934年的农历正月,出生在渭南龙背乡上太庄村,7岁上从父李映凯学艺,是一个艰辛习唱、只读了六年私塾、小学却还要下田耕作、播种收获的苦孩子!

他,12岁上,就唱红了渭河两岸,华山周边,被誉为初出茅庐却一鸣惊人的“十二红”!

他,20岁上,(1954年)成了西安“德庆皮影社”的台柱子,唱红了整个西安城!

他,22岁上,(1956年)被著名戏剧家马健翎看中,调到“西北戏曲研究院”。由于“德庆皮影社”的请求,又返回该社演出。

还活跃于西安东西南北大街小巷,茶社酒肆和郊区农家村舍节日祭祀、红白喜事的各个场面,乃至与洋人频繁的皮影交流。

欲知李师有多能,有首歌谣给你听:

 

    

   一口述说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

    粗声细气巧口唱,月琴伴的碗碗铃。

    高腔唱的青衣旦,喉声唱的净丑生。

    城里四乡把他请,三天三夜戏不重。

   《连环计》戏唱得嫽,《古城会》戏唱得红。

   《杭州卖药》迷人醉,《金琬钗》唱得倾万城。

   《火焰驹》吹的长马号,《卖杂货》笑得人肚子疼。

    边弹边唱边敲打,铁嗓子震倒西安城……

 

他,弹着月琴弦,和着碗碗声,唱着古老腔,融入灯影影。不回头地一路走来,走向中年,进入老境,固守着这块阵地,坚持着他的营生。在他的身后,撒下了一串串的脚印音符,回荡着最古老的秦地歌声……

他给我80岁的印象是:个头小,人聪敏,面善,稳健,麻利,干练,说话斯文清晰,不卑不亢、却透着斩钉截铁的刚气、骨气、傲气、霸气和他那“不到黄河心不死”、“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刚毅性格。还有他那顽强、倔犟的牛脾气!

尽管有时候吹胡子瞪眼,连皇上也敢顶撞,我却十分地喜欢他,景仰他。因为就演唱把式而言,他在我的眼里,不只是一位智者、高人,而且也是一位痴迷碗碗腔、迷胡、热爱关中民间艺术、对保护非遗有着千倍、万倍“菩萨心肠”的人!

只是人生不顺、机遇不佳,使他一肚子的蝴蝶没有飞出来。

使我最惊讶、赞叹的是,年纪已过八旬的老人,嗓音竟然还是这般的亮丽、甜美,传情、迷人!

他虽然也曾红过,狂过,露脸过,张扬过,但命运却使他丧失了最要紧的“中年期”。如因躲不过的时代局限和碗碗腔的不景气,使他在1970年德庆皮影社被迫解散后,竟然离开他所专长的演唱职业,走进了一个与艺术毫不相干的西安糖果厂,耽误了整整十年,直到1983年,才又被调回陕西省戏曲研究院。

这时的他,已成为48岁的“老壮年”了,从此有所好转,起码可以“重操旧业”的了。但真正使他逐渐通达、上升、成为红得发紫的“顶级艺人”,却是在他六、七十岁以后。

1992年,由电影明星巩俐主演的《秋菊打官司》,由于凸现关中地域文化特色、贯穿于整个影片并反复吟唱“走哎”的那段名为《桃花依旧笑春风》的碗碗腔,使他名声大振,使得当今的青年人真真地爱上了由他推出的那件珍奇的世间“宝货”——细腻柔和、优雅美妙的“碗碗腔”。接着,是连续不断地走上银幕、登上高台的一次次精美绝伦的演出……

    接踵而来的是21世纪初由巩俐、葛优主演的电影《活着》和电视剧《关中秘事》、《侠客行》等影视片的音乐展示。还有数不清的报社、电台、电视台记者的采访、录像和演唱播出……



他,怀抱月琴,巧弹弦音,随意而唱,甜声醉人。

他,满嘴土语,满腹经纶,出口成章,道古说今。

他,吹弹唱打,一专多能,生旦净丑,样样皆通。

他,金嗓银声,颇有唱功,真假结合,唱韵入情。

他给我说,他肚子里装有150多本戏,能唱百天百夜。

他给我说,他不想把这些宝贝带到棺材里去,他做梦都在给娃娃们教戏哩,但却发问:“有人学么?”

他圆瞪双眼、溅着唾末星子问我:“像他这样的人,还有用么?!”我明白,他说的都是气话,但都是些实话。是一位学了一辈、唱了一辈子戏的老艺人对非遗保护的急切盼望;是对我们干了一辈子文艺工作者的狂呼呐喊!震撼得我不得不静下心来深思,我们该为他力所能及地做些什么呢?

我想到的事情有三:一是评介宣传;二是抢救保护;三是立书传世!我想了,也就着手做了。

2005年,我约他和皮影雕刻艺术家汪天稳在解放路一家茶馆品茶,商谈皮影保护,迈开了对关中皮影保护的第一步。他对我说:“若不设法保护,咱们的皮影就要完蛋了!”

2006年5月华县有个叫雷文东的人自筹资金成立了“陕西雨田民间文化艺术传播有限公司”,组建了一个以姜建合、侯新民任正、副团长的皮影演出团,在芙蓉园演出。我去看了,还写过一篇赞美他们演出的文章。当时就想到,应该把李世杰这样难得的人才请去当“军师”,充分发挥他的才能。

2008年7月,他接受了《西安晚报》记者李晶的采访,说“得成立戏校,要不然给后人传不下去,丢掉了太可惜。”75岁的他再一次地发问:“我很愿意教,可谁来学?”他焦急地说:“不要等到这老一辈人都死了,那艺也就被带走了!”他甚至急切地把“爱”、“能”、“会”、“精”、“化”五个字都前导式地送给了学艺的年轻人。”但弄来弄去,还是弄不成。



2009年末,在汪天稳的撮合下,我与他一起被引进该公司。我任高级顾问,他任艺术指导,汪天稳任皮影艺术研究院院长。成天说的,干的,全是皮影保护的事,一直干了四、五年。

2012年1月7日,我邀请他参加了“陕西秦域文化传播中心”挂牌仪式的“亮相演出”,民政厅、文化厅有关领导、知名文化人士争着与他合影,被誉为“难得的承传艺人”“国家的珍奇活宝”!

2014年3月30日,我邀请他参加了在东郊西安大阿弥陀寺举行的“陕西秦域文化传播中心佛教文化研究室”成立大会。一段自弹自唱的佛戏唱段,听得佛徒们拱手作揖!

2017年我与张晓斌、张燕等几位老、中、青作家到他家里特做专题采访,为的是写一本详细记述他艺术人生及其护艺精神的书。一连采访了六、七天。

他,口若悬河连续讲,滔滔不绝似水流。

他,紧抱月琴半遮面,边弹边唱语难收。

曲折生动的故事情节,使我铭记在心;忠实于艺的顽强精神,使我无限感慨;字字句句的哲理箴言,令我敬仰叹服!

于是,我这样会心地赞美他:

他是一幅大画,描绘了从20世纪30年代到21世纪10年代80年来关中农村、城市文艺生活的历史画卷!

他是一首长诗,传递着80年来关中碗碗腔艺人喜怒哀乐、爱恨交加的一派派炽热的种种感情!

他是一出六七个昼夜也唱不完的本戏,上演着80年来关中碗碗腔艺人悲欢离合、兴盛衰落的一章章恢弘戏篇!

然而,他又只是他手上紧握着的那张被亿万次弹指磨得亮晶晶的月琴;是绽响着中国数千年美丽月光曲的月琴;是伴着他从童年走向耄耋、百岁、艺树长青的月琴。他,总是铮铮作响、永远也不会绝声的那张“传家宝”式的月琴!

亮丽银弦言不尽,琴声不断倾知音!

就像他的名字一样,他就是世界上最杰出的、与那些伟大作曲家、歌唱家应该并列在一起的顶级中国非遗传承人!

 

2017.3.16.于陕西秦域文化传播中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