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杜曼已经很久了,但是仍然关注这种教育方法带给孩子的比较持续的影响。正面影响当然不必说了:超强的体能,超好的数量概念,超轻松地自己主动引入抽象数字,认识很多字,专注力好,喜欢学习。但是大量输入会给孩子带来的情绪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起初我对这种情绪问题的起因百思不得其解,听统之后的一次沙盘给了我很多启发。也让我对教育孩子的方向上有了很大的转变。杜曼的时候一门心思地想着输入,也理所应当地认为,输出应该是孩子自发的过程,只要输入做得好了,输出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但是,我忽略了一点,输出也是需要疏导的,对于输入得多的孩子,还要创造更多的机会去“输出”。这样,输入的东西才能真正变成孩子自己的,能够自由输出的知识,对孩子而言才更有意义,更完整。
9月末的听统之后,妞妞反应特别强烈,开始是能明显地感觉到“混乱”和混乱造成焦虑。也是从这星期开始,妞妞开始一个“井喷式”的输出,她有很强烈的欲望要表达,非常希望在生活中印证她的所学和想法,而且乐此不疲。
比如,每天为什么个没完没了,特别喜欢“做实验”,能明显感觉到她喜欢探索,但是现有的理解力跟不上她的思维。比如,能明确区分四季,但理解不了季节交替的原因。有时候大人糊弄小孩似的解释又不为她所接受。
在数学方面,居然很喜欢做一些练习题式的游戏,如果印证了她的所学,就很开心。但是,开始时情绪很亢奋也很急躁,总是试图一下子把所有的题目都做完。经过三四天之后,基本能够一道题一道题慢慢做了。
喜欢探究她所认识的汉字背后的含义,但是又经常超出她的理解范围。
所以现在我什么都不给她进行了,除了每天看看绘本,就是和她一起玩儿(我们家天天都像战场),给她时间和经历,自己去理解、整理。也鼓励她自己想办法。妞现在喜欢拿上一本陌生的绘本,学萍和妈妈的口气,讲上一大长串(基本比较和逻辑)。
大量输出的效果很明显,混乱和焦虑少了很多,让我稍稍松了一口气。看来她不仅需要自己整理思维,也很需要释放。
就我的理解而言,杜曼解决的是右脑的快速写入,理解和输出的问题还要家长自己深入下去。以前我一直在等待妞妞的输出,认为这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现在我修正了这个想法,输入和输出平衡了,才是均衡的发展,输出更需要家长的引导和鼓励。我在反思我自己,很多时候孩子不自信、焦虑是不是也是家长没有给孩子创造一个适合思考和尝试的空间和机会呢??
输入本身没有错,但是,一定要输入和孩子的体验和孩子的输出相匹配,才是一个比较理想的状态,输入,归纳整理,输出,三个环节缺一不可。
奇怪的是妞妞开始输出井喷之后,睡觉时间居然也提前了,不知是不是小脑袋里转的圈太多了。
明显感觉现在妞妞能“安静独立思考”一小会儿了,这也是这个星期才有的现象。而且,妞妞说话不结巴了。大量输出之后,妞妞的焦虑基本解决了,这个月沙盘也很好了。
(不过听统对于妞妞效果真是超明显,每次做完都觉得像“换了一个孩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