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容乃大,善行天下
(2009-01-11 08:28:09)
标签:
杂谈 |
在一次又一次的欣赏宫崎骏的佳作后,善良两个次一直围绕在我的内心,这是一个人类永恒的主题,而作者总是能够抓住生活中最简单的事物来抒发,来体现善良。在我眼中的宫崎骏,就像娜乌西卡一样的立体,他的动漫电影不仅有它的容量,并且是富有深度和对人类生活的反思。
《龙猫》———初识宫崎骏
每个人的心中都拥有一片净土,
每一片净土中都蕴涵着人们在孩提时的美好回忆。
在宫崎骏的眼中,每个孩子都是善良的、可爱的,而在他的作品中,人们仿佛能回到过去,回到从前的童贞时代,而在《龙猫》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正因为《龙猫》,所以我才接触宫崎骏,小时侯喜欢龙猫憨厚可爱的样子,所以买下了一个龙猫公仔。《龙猫》这部作品是宫崎骏对日本乡村、田野以及人们对自然崇拜的内心写照。在本部作品中其主旨和内容有别于他先前的作品,《龙猫》给人的感受是那么的美好,里面的孩子、成人、老人、龙猫都很可爱、善良。
《天空之城》———关注宫崎骏
宫崎骏一直以都以充满现实主义身份,执着地、不停地构建着他的世界,而天空之城是包含宫崎骏理念众多元素的一部作品。
天空之城拉普达是一个寂静的天堂,只有机器人职守的空中城市,植物和远古生物的家园。《天空之城》由斯威夫特写的小说《格列佛游记》改编而成。,同样也是宫崎骏所在的吉卜力工作室的开山之作。
在影片中最让我感动的不是那华丽精美的话面,或是故事的曲折情节,而是当帕索和希达降落在天空之城后,机器人的举动,当机器人一步步走向他们时,他们不自觉的退后,身怕机器人攻击他们,但当机器人那起他们的飞行船后,他们方才发现,原来他们的飞艇不小心压到了一个鸟窝,还好里面的蛋没有受损。宫崎骏用简单的手法,却赋予了机器的灵性,让我不得不折服,虽然机器说的话,人们听不懂,但是它的举动一定能打动观众。
这也是为什么我用有容乃大,善行天下来概括宫崎骏,他能用动物、自然、人物、机器来打动观众,赋予机器生命和灵性,而所用的方式却是简单的善举。
影片的结局暗示出寓言般的主题,恶人和他所追求的武器一同化为碎片追入大海,而澄清的飞行石载着拉普达之树,上升到天空的尽头。我们应该从两方面来理解这个结局,一方面,飞向天空带来了从容和信心,另一方面,却也是对世俗的妥协和逃避。宫崎骏正是用这样一把双刃剑,营造了一个失乐园。他一直希望世人能够通过他的动画片得到警醒,而不是流连于那些精致的外表。
在天空之城影片中,人们不难看出驾御和制造飞行器仿佛是宫崎骏孩提时的梦想,若不是观看他的电影,很难想象一位六旬老人,能有如此的想象力,又能对事物充满孩子般的好奇心。这位老人的内心其实还是一个孩子,正是因为他对周遭事物细致入微的观察、描写和体悟,正是因为他兢兢业业、一笔一墨来描绘他心中的天空之城,所以人们才会热爱他的作品,所以他的作品才能经久不衰。
《风之谷》———宫崎骏的颠峰之作
《风之谷》这部影片是我最喜欢宫崎骏的一部作品,它不但包含着史诗般宏大的篇章,跨越生命和生死的追求之旅,对人类和自然的深层哲学思考,更是宫崎骏自己对环境保护和人文主义长期思考的结晶。
主人公娜乌西卡是荷马史诗《奥德赛》中,一位派阿基亚公主的名字,同时是历史上第一位女性游吟诗人。宫崎骏是早年喜欢上了这个人物,所以才用电影和动漫的手法来歌颂这位少女。电影《风之谷》仅仅是动画版的三分之一,但它几乎和《天空之城》一样含概了宫崎骏理念的众多元素,这里给人们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在未来世界的沙化和人类和荷母(王虫,在动画中是这样称呼的)的对抗与共生,人类自身的战争。对于宫崎骏,一位出身在二战时候的孩子,对于自然的热爱,对于战争的厌恶,充分的的体现在他的作品中,同时也将娜乌西卡的性格展现的淋漓尽致,剧中最令我难以忘怀的有两处,一是小王虫坠落在酸湖中心的沙洲上,娜乌西卡试图安抚小王虫,却无法停止它的痛苦。这时大批王虫已赶到酸湖周围,呼唤着小王虫返回森林,娜乌西卡用身体抵挡住冲向酸湖的小王虫,直到双脚被挤进酸湖灼伤才使小王虫才平息下来。二是她和小王虫被放到成千上万的奔跑的王虫前,为的是拯救风之谷的人们和军队,为了王虫免于受到军队的伤害,为了人虫之间无谓的战争来赎罪。
娜乌西卡是通灵,他的交流方式是如此的多样,以至于语言在她面前显的如此的平乏,他是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生物之间交流的媒介,他是一位谐调者,正如预言所说,有一位身着青衣的英勇武士,将从天而降,站在金色的草原上,结束一切争斗和苦难,带领着人们从此过上幸福平安的生活。
宫崎骏作为一名电影大师,不仅仅是给观众视觉上的震撼,更重要的是给予观众心灵上的震撼。这种震撼包含着作者的人文关怀,对大自然破坏的忏悔,对人类战争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