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望路遥亲近文学
——兼介《守望路遥》
为题的这句话是我在参观完守望路遥展后应邀题写的。春去冬来,路遥去世不知不觉已15载了,这十五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一瞬,但对于一个人来说却是不短的时光,有的作家人走茶凉,很快就被人们遗忘了,但路遥却相反,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和他的作品依旧被人们谈论着,守望着。
大约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或九十年代初,有一天去陕西作协办事,在南门口看见半坐半卧在藤椅上的路遥,不知他在晒太阳休息还是在沉思构想,我没有打扰他,已走过很远了,回头又望了一次路遥,这是定格在我脑海中的路遥。
这前后我已拜读过他的《人生》、《平凡的世界》等著作,对他及其著作有所了解,所以与人们谈论他及其作品时心中多少有些底,不至于人云亦云。至今我还记得那时与出版社的同事曾多次谈论路遥和贾平凹,有人说路遥身体棒能长寿,但作品的生命力不一定长,贾平凹多病不一定长寿,但作品生命力长久。我说作品各有千秋,人也各有命,不可妄言妄测。
如今看来,贾平凹健在,作品不断的出,不断引起争鸣;路遥虽世,但作品犹存且被广大读者评论着。前几天陪同学去太白文艺出版社办事,获赠刚出版的《守望路遥》,书中收录了六十位著名作家讲述路遥身后的故事,贾平凹在《怀念路遥》一文中说:在陕西,有两个人会长久,那就是石鲁和路遥。或如他给路遥纪念馆题词所道:路遥是黄土地上生出的一棵大树,枝叶繁茂威风翔过其声长远。
今天细雨霏霏,天气阴霾,《守望路遥》首发式暨路遥影展在贾平凹文学艺术馆举行,看着以黑白为主和黑红(其中最醒目或抢眼的一幅是身着黑体恤衫的路遥和红体恤衫的贾平凹合影)为主色调的一幅幅照片,我们为路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敬佩的同时,却被他的沉重和忧郁所警示,他活得太苦了,加之有扼杀他的遗传基因,使他过早的凋谢飘零了。这是一代大家的悲剧,也是一个时期文学的悲剧。
在展馆邂逅冷梦女士,冷梦并不冷,他穿着鲜艳的衣裳,热情地和大家打着招呼,她边和我握手边说路遥会写作,但不会生活,二十多年前,举办舞会,他想和我跳舞,竟托别人征求我的意见,这令人遗憾,我们要创造生活,也要会享受生活啊。“洞察人生曲折路,历尽沧桑万里遥”这幅路遥追悼会上的挽联既是对路遥的盖棺论定,也是对我们后来者的启示甚或惊醒啊。
今天纪念路遥,就是要亲近文学,亲近生活,文学使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使沉重的人生旅途中获得喘息,但它不能代替生活。生活之树常青,它使我们获得阅历,获得感悟,获得力量,也使我们的创作获得源源不断的灵感和营养。所以我们首先要有一个好的心态,在平凡的世界做平常人,干平常事,在做人做事的同时做好文学,“像牛一样劳动,像土地一样奉献”(路遥语)。创作出又好又多的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优秀作品,从而挥写出不平凡的人生。
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