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梅兰芳》到《霸王别姬》

(2008-12-09 10:34:41)
标签:

梅兰芳

霸王别姬

    下午去看了《梅兰芳》,没想到在走出影院之时发现还在同期上映《霸王别姬》,而且今晚的九点半也是最后一场了,因为胶片太旧了。于是急急的买了票,期待这部阔别了十五年的电影。

    当鼓点声想起,荧幕上出现《霸王别姬》四个字时,我已然热泪盈眶,因为我看到的是斑驳的画面,充满噪音的音乐,我意识到这也许是我此生最后一次在影院里看这部我最爱的中国电影了。

    我不想评价黎明和张国荣的优劣,要成为一位在纷乱年代中的大师我相信梅先生需要很多的忍耐,所以黎明那一如既往的木讷也许正是暗合的中年梅兰芳内心的隐忍。只是当荧幕上再次出现张国荣的时候,我禁不住又一次热泪盈眶,他一个动作一个眼神,就是风华绝代了。即使画面再粗糙,音质再嘈杂,仍然掩盖不了这部杰出电影的光芒,故事铺陈张力十足,张丰毅的段小楼,巩俐的菊仙,吕齐的戏班师傅,葛优的袁四爷,英达的戏院老板,个顶个的光彩照人。而更重要的是《霸王别姬》能带给观众的对人性的思索。

    影片最后我突然发现了一个我之前从来没有注意的细节:当程蝶衣把剑自刎,段小楼大喊一声“蝶衣”,然后又清念了一句“小豆子”,随后这张涂满油彩的脸似乎笑了一下。此时笑是对的,因为对于程蝶衣这样一个执着的人而言,用自己选择的方式死去,何尝不是一种成全?要死也是要死在坚持的最后一刻,完美,谢幕。

在同一天,看了两部同一位导演,同样讲述动荡年代里京剧男旦故事的电影,一部是表现一位艺术大师的生活片段,而另一部是表现一个艺人在动荡年代的命运。十五年的光阴给老片子蒙上了一层厚厚的纱,但我依然能清晰的感受到主人公骨子里一脉相承的孤单。

十五年过去了,。《梅兰芳》已算是近年来最具艺术理想的电影之一了。但是像《霸王别姬》这样具有思想高度的电影反而不再可能出现了,有的尽是些华丽外表下的空洞和粉饰太平。我们的反思早已停止,电影在商业大潮中越陷越深。但不管怎么样电影也应该是一种艺术吧,是艺术就该允许它孤单一下吧。若是谁毁了电影的孤单,不也就是毁了电影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