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梅艳芳45岁冥寿之际,怀念我的偶像。以下是4年前我写的:
2002年的音乐盛典我最想见的艺人就是梅艳芳。在我还在上中学的时候,我用我辛苦积攒下来的零用钱买了三盒香港原版的卡带,其中一盒就是梅艳芳的同名专辑《梅艳芳》。差不多十年之后我第一次看到梅艳芳本人。我看到她从香格里拉饭店的二层缓缓走下大厅,前后坐后舞群保安簇拥,而她娇小的身材却蕴含着一种巨星的霸气,似乎需仰视才得见。她瘦得惊人,我以为她是故意为之,现在想来可能那时病魔已经开始侵扰她的身体了。
当年梅艳芳在现场做表演的时候,我正在记者室主持获奖艺人接受所有媒体记者的采访的记者会。坐在我身边的是李文,当大屏幕开始传送梅艳芳的表演时,现场绝大部分记者的目光都转向了大屏幕,对李文的采访变得漫不经心,提问少不说,提问的语句都突然变得非常简短。其实我也非常想看,可是这样尴尬的局面,我不得不想法圆场。好在李文聪明得很,她说:“其实我一直很欣赏梅艳芳,我也想看她的表演,我们一起看完再访问好吗?”皆大欢喜。
最后当梅艳芳走进记者会现场的时候,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那天到场的大牌明星不下30个,没有哪位明星有过这样的礼遇,而鼓掌的都是娱乐圈的资深记者,那一刻他们都象我一样激动得像个小粉丝。
得知梅艳芳去世的消息,我在我家洗手间痛哭,也许是我猛然发现年少时的偶像在2003年突然全都陨落了。似乎应该彻底抛开过去,重新面对,但当时工作上的困境又让我感觉未来惨烈。往回看梦想不再,往前走却是迷途丛林,于是心生绝望。那时我听到妈妈的敲门声:“小涛怎么了?”我擦了把泪说:“没事了,有点难过”是啊,还能怎样?我没有哥哥纵身一跃的决然就只能说服自己努力面对。想想梅艳芳带病在香港的最后几场演唱会,那是她用生命最后的绚烂幻化而成。一个弱女子尚能如此,我为什么不行?擦干眼泪,继续上路。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