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再谈萧敬腾

(2008-09-10 23:59:47)
标签:

杂谈

    对“萧敬腾”这三个字开始肃然起敬,因为他是个说不得的人。

    特别去看了回复中很多人提到的台湾沈春华和萧敬腾的访问,说实话不过尔尔,我们现在的年轻人真有点哈“台”,沈春华节目的出彩之处更多的是来自邀请了很多萧的好友家人,大部分关于萧的故事都是源于沈小姐卖力的引导甚至自我讲述。而那漫长的节目中有几分钟是关于萧的这张专辑的?一个歌手为自己的专辑来宣传,可说的全是小时候打架啦,变魔术等等,全是和自己专辑没什么关系的事,这是歌者本身的悲哀,也是我们媒体的悲哀。说了几个英文单词,类似于“motorcycle”,“very good”都能获得满堂彩,也太低级了吧。我之所以说无聊是因为在我们这样一个以音乐为主的访谈节目里,萧敬腾对自己的这张专辑似乎真的没什么可聊的。如果说访谈节目只是聊些艺人的隐私八卦,其实那很简单。我可以很自信的说,在我们现有的条件下,我和萧敬腾的那期访谈很精彩。不信大家可以注意收看近期的《天籁村》或《音乐全方位》。

    也许对于萧敬腾这样一个新人,我是苛刻了一点,可是一个新人如果一出来就是一片喝彩,这不见得给他带来什么好处!萧敬腾的确是个很有特色和天赋的歌手,可是鲜明的个人特色也往往会最终害了一个歌手。阿杜就是一个好的例子,当年他的第一张专辑可谓红极一时,他也是一样的不善言辞,媒体歌迷一片溢美之词,可到第二张专辑还是那副哭腔,颓势尽显,到了现在又是什么景象了呢?现在我看到在萧敬腾身边很多危险的信号,唱片公司过强的保护,歌迷莫名其妙的欢呼,还有萧敬腾本身的稚气未脱。唱片市场是很残酷,当歌手的某种特质得到市场的认可的时候,唱片公司一定会尽快将其大量复制,以求得利益的最大化,其结果必然会让市场迅速厌倦,此时如果歌手本身不能很快随市场而变化,那么唱片公司只会将他束之高阁,寻求新的卖点。

    所以,如果你们真的爱萧敬腾,要记得时时提醒他,不要太早陶醉在喝彩声中,多点时间创作,写适合自己的歌,写好听的歌,实在写不出来,就多点时间找适合自己的歌,别什么事都等着唱片公司来安排,这样才能多点时间在歌坛立足。至于“省话”这件事,真的无足轻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