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人间四月天了,六年前的这个时候,我来了北京。还记得那时是坐火车来的,第一次离开杭州,去另一个城市生活。我托运了两大箱重重的行李,其中有一箱几乎全是唱片。办托运时,铁路的工作人员一度认为我是卖唱片的。
火车从杭州的午后启程,穿越黑夜,在清晨到达北京。四月的江南已是桃红柳绿,春意盎然,但在北京,却还是寒风枯枝,一片灰黄,恰如我当时的心境,有些黯淡,有些怀疑,却还有希望在心底涌动。
我来北京的第一个住处是在南二环玉蜓桥往南——我表姐多余的一套老房子。虽说是亲戚,可我还是坚持按市价付房租,这样我住的安心。房子是老了一点,和杭州的家条件相去甚远,但还算是两室一厅,南北通透,一个人初来乍到,即可安身立命,已是奢侈。在那间小屋里,我度过了来北京的前两年:经历了最干冷的冬季,前所未有的彷徨,刻骨铭心的爱情。斯是陋室,却五味杂陈。
两年之后,生活好一点了,我搬到了朝阳公园西门的枣营北里。那是一间看得到风景的房子,东南向。从那时起,我爱上了北京的阳光。每天早上起来,我都习惯从东面的窗户眺望整个朝阳公园,湖水涟漪,隐约有点杭州的味道。我住在十五层,听说陈坤更早些时候就住在我后面一栋的顶层。老式塔楼的电梯是有专人看管的,而且晚上十二点过后就停运了。那时常常为了能不爬楼,要赶在十二点之前回家。也有几次,喝多,晚了,还要爬楼,往往的到了十楼想死的心都有了——真的喘不上气啊。在枣营北里短短的住了一年,但那里到现在还是我最喜欢的,闹中取静,景色宜人。
现在住的公寓,有保安,有24小时的电梯,24小时的热水,有带游泳池的会所,还有看得到城市的落地窗。搬进新的公寓时,正值春节,妈妈也在北京陪我过年。除夕夜,我们倒上酒,庆祝生活的转变。那会儿,我哭了,我多想那时还有爸爸能分享这一切……
时光荏苒,回头看,六年的时间我得到了我之前从来没有想过的。虽然现在依然要常常穿梭在各地,但生活总算安定,内心也不再惴惴不安。曾一段,我告诉自己我爱上北京了,在这里我有了自己的家。但现在又发现,杭州依然是我的心中挥之不去的眷恋。每当北京阳光灿烂时,总不免想到,现在要是在杭州该有多美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