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公园(静宜园)之
简介
文/图:缘梦守望
自09年1月20日至今,坚持到香山公园登山整整5个月了,总感觉香山许多美丽的地方没有欣赏到、去到。以前去总是抱着煅练身体的目的去,把身边的美景都当成了过眼烟云,今日起我要把香山的美丽展现给自己同时也要展示给所有来此的朋友。
现在,每天有上万人登香山锻炼身体。来来往往的登山者很少有人注意到,除了一些碑亭匾额,在香山的坡地林间都遍布着清乾隆皇帝的墨宝。
文字资料主来于园内景点介绍及网络搜集整理,配以景点相对应的图片都属本人亲历奇景之作。
香山公园原名静宜园,是清代“三山五园”之一
香山公园始建于金大定二十六年(1186),距今已有800多年历史,金世宗完颜雍大定二十六年始在此山建大永安寺,亦叫甘露寺,即现在香山寺之前身。元、明、清都在此营建离宫别院,为皇家游幸驻跸之所。今是北京著名的森林公园。静宜园的兴建使香山进入鼎盛时期,其中乾隆钦题并赋诗的景点有28处,成为静宜园著名的二十八景。
香山作为皇家园林,其大规模的营造修建则是在乾隆年间。据乾隆御制《静宜园记》中曰:“乾隆乙丑(1745)秋七月始廓香山之郛,剃榛莽,剔瓦砾,即旧行宫之基,葺垣筑室。佛殿琳宫,参错相望。凡可占山川之秀,供揽结之奇者,为亭、为轩、为庐、为广,自四柱以至数楹,添置若干区。
清弘历皇帝,曾于乾隆二十六年(1761)和乾隆三十六年(1771),两次为其母皇太后祝七旬、八旬大寿,同时两次在香山赐宴三班九老,此属国家之旷典,使香山承受了莫大殊荣。
可惜的是,这座经过劳动人民多年来辛勤创造起来的美丽园林,先后两次遭到英法联军和八国联军的野蛮洗劫,在清咸丰十年(1860)十月十八日、十九日,英、法侵略军焚掠了北京西郊,将举五世经营与百余年之积蓄的三山五园付诸一炬。香山静宜园内的珍宝、文物被掠夺一空,园内风景名胜建筑几乎全部被焚毁。复经光绪二十六年(1900)八国联军的又一次浩劫,香山静宜园已是遍山瓦砾,凋零不堪,荒废无睹,二十八景中的大部分建筑已经变成一片废墟了。
1912年至1949年的几十年间,香山静宜园内的古树名木被人盗伐。在北洋军阀和国民党反动派统治时期,香山的大部分风景区又被“达官贵人”、“军阀巨商”建为私人别墅,多处名胜封闭,禁人游览。1920年10月3日在香山成立香山慈幼院,该院在静宜园内开设饭店、旅馆、学校、工厂、医院,到处禁止游人观览,把一代名苑搞得面目全非。
香山公园文物古迹丰富珍贵,是一个文化底蕴特别浓厚的地方,就说书法艺术,香山就称得上是一座宝库。亭台楼阁似星辰散布山林之间。
1949年3月,中共中央书记处、中央机关从陕北迁往北平香山。直到1956年5月1日,在党和人民政府的关怀下,经过公园职工的辛勤劳作,以维护和恢复皇家园林为内涵,培育园林环境方面都做了大量工作,使其更增益自然生态如画的魅力。更名为“香山公园”正式对游人开放。经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五十几年的美化建设,那蓊郁的林木、丰富的植物结合优越的地貌形胜所呈现的千姿百态园景,一年四季、朝夕晨昏各臻其妙,赢得了社会上的普遍赞誉。已经成为深受中外游人喜爱的一座著名的山林公园。
静宜园包括“内垣”、“外垣”、“别垣”三个部分,共有建筑群、风景名胜、小园林近80余处。其中有名噪一时,乾隆皇帝题署的二十八景,使香山更为鼎盛。
预观览更多景点,点击下方景点连接可直接进入
内垣二十景即:勤政殿 、丽瞩楼 、绿云舫 、虚朗斋 、璎珞岩、翠微亭、青末了 、驯鹿坡 、蟾蜍峰 、栖云楼、知乐濠、香山寺、听法松、来青轩、唳霜皋、香岩室、霞标蹬 、玉乳泉 、绚秋林 、雨香馆。
外垣八景即:
晞阳阿、芙蓉坪 、香雾窟 、栖月崖 、重翠崦 、玉华岫 、森玉笏、隔云钟 。
别垣即:宗镜大昭之庙 、正凝堂 。
香山的说法:
一是得名自最高峰的钟乳石,其形似香炉,称为香炉山,简称香山。
二是得名自古时香山的杏花,花开时其香味使得此山成为名副其实的“香山”。
东宫门
香山公园之正门,坐西朝东,两侧有铜狮。
现在此门是改造后的大门,原静宜园大门是城关式建筑,门口有牌坊三座。


乾隆所题‘静宜园’赤金大字匾额悬在门檐上。

现高悬在公园东门上方的“香山公园”为郭沫若的墨宝。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