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雨少林
http://boowen.net/Article/UploadFiles/201305/2013052717232350.jpg
新建的少林寺景区山门
因着河南一民企的盛情,使我得以在初夏的5月里,得以造访名扬中外的中原名胜少林寺及龙门石窟。
http://boowen.net/Article/UploadFiles/201305/2013052717242940.jpg
或许是因为对“少林寺”这个名字太过熟悉的缘故,对于喜欢逆向思维的我来说,早就有了“不看不后悔”的心理,所以心理的期望值,并不高。加上25日,中原大地一直下雨,雨中少林寺,究竟如何光景,难于想象。
http://boowen.net/Article/UploadFiles/201305/2013052717251259.jpg
大雨阻挡不了游客们参观少林寺
对少林寺的实际情况,仅仅停留于那部电影。嵩山,登封,于我而言也只是概念。车到登封城,除了禅宗音乐大典,到处都能发现“少林”的字样,才觉得,那里确实把“少林”这个概念,做到了极致。看到遍地的武校,也能理解,毕竟那里都是靠山吃山的,靠“少林”吃“少林”也属正常了。
http://boowen.net/Article/UploadFiles/201305/2013052717260376.jpg
禅宗第一祖庭的名声似乎要弱于少林武术
少林寺处嵩山西部少室山中,众山夹峙,寺前一河横亘,尽管去时山中大雨,但河中布满杂石杂草,已经断流。寺中各处,除一些古树古碑,其他大部分都现代化了。除了见到一队武校学生前来进香,传说中的武僧没见到,或者是因为雨天人家没办法现场露一手也为未可知。
http://boowen.net/Article/UploadFiles/201305/2013052717271965.jpg
冒雨来进香的少林武校的学员们
进山门时,还是淅淅沥沥状,等我们参观完寺庙往上去塔林时,就变成滂沱大雨了,即便有伞,大部分同行者也都浑身湿透,除了头顶和前胸那位巴掌大点的位置,算是体现了伞的作用。一路同行的,还有一队穿的跟《指环王》里精灵国使者一样的俄罗斯旅游团,他们一身白,穿着雨衣,在湿漉漉的、以灰和黄的寺庙世界里的国人和僧人,产生强烈的反差。
http://boowen.net/Article/UploadFiles/201305/2013052717275854.jpg
两女(贞树)抱着一柏(树)
或许,少林武术的名声,已经远远超出了“禅宗祖庭”的概念。这也是在一个完全是佛家胜地的寺庙里,看到众多其他宗教信仰者身影的原因吧。由于浑身湿透,大家已毫无兴致观看少林武僧的武术表演了,径直出了景区。
http://boowen.net/Article/UploadFiles/201305/2013052717292569.jpg
很多方面感觉少林寺比较摩登了
似乎是不太欢迎不太虔诚的佛教徒的意思吧,等我们一行人出了少林寺不到半个小时,雨慢慢小了下去。于我而言,也没去想,是否会再次造访。毕竟仅就寺庙的历史及规制等等而言,北京城外的潭柘寺,各方面都不输少林,只是潭柘寺没拍过电影,没有一个有名的住持,如此而已。
细雨龙门
http://boowen.net/Article/UploadFiles/201305/2013052717360934.jpg
潺潺的伊河及河东的香山寺
26日上午,洛阳,龙门石窟。雨依旧在下,石窟前面那条伊河,布满涟漪。
http://boowen.net/Article/UploadFiles/201305/2013052717381704.jpg
湿润了的残损佛像
参观石窟的游客不少,似乎以团队为主,我们也叫了导游。石窟分据在伊河东的香山和河西的龙门山上,其中龙门山上的石窟占了绝大部分。河西的石窟,密密麻麻分布在总长不超过一公里的山坡向阳面上。南北向的伊河两头有两座桥,正好把景区连成一个圈。
http://boowen.net/Article/UploadFiles/201305/2013052717404248.jpg
那些逝去的时光里,让这些佛像失去了完整性
在大大小小10万余尊佛像中,大部分因为偷盗与风霜雨露的侵蚀,或失去首级,或四肢残损。看着那一尊尊原本仪态万千的历史印迹,除了感慨古人的聪明睿智,就是慨叹世事沧桑了。
http://boowen.net/Article/UploadFiles/201305/2013052717393070.jpg
雨天让某些小的石窟有了水帘洞的感觉
细雨从各个石窟顶上汇流而下,把一些小的石窟变成了水帘洞。那些裸露在石窟外面的小佛像,历经岁月的雨水冲刷,变得光洁如玉,这却更增加了佛像的灵性。
http://boowen.net/Article/UploadFiles/201305/2013052717415635.jpg
大佛始终矗立在那里,不管人世沧桑
参观的游人们,在每个洞窟前驻足,欣赏。而那些曾经陌生的名字,和历史片段,也被重新打上记号,保存到后人的记忆里去。
http://boowen.net/Article/UploadFiles/201305/2013052717430031.jpg
真正原来模样的伊河
石窟南边那座桥往南,是一片浅滩,露出水面之上的河床上,因着雨与水的滋润,长满了杂草,白鹭们在那里悠闲的起落,游人们打扰不到它们的领地。这些白色的精灵,也会飞到满是佛像的石窟之上,相信,它们眼中的佛像,应该会是另一种模样吧。
http://boowen.net/Article/UploadFiles/201305/2013052717434647.jpg
十万佛像和静静的伊河
那数十万尊佛像,从诞生之日起,便静静的坐看,天上的日升日落,伊河的潮涨潮落,还有各朝各代的风流人物,来去匆匆。这,便是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