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土耳其番红花城旅游 |
http://www.boowen.net/Article/UploadFiles/201301/2013010611415913.jpg
在番红花城老城区西部山坡上的城市历史博物馆,它是俯瞰老城区的绝佳位置
编者按:当地时间2012年12月21日上午,也就是玛雅历“世界末日”那天,我们拜访了番红花城的城市历史博物馆(Kent Tarihi Müzesi),并且在中午12点置身于博物馆后的古老钟楼,亲耳聆听着百年历史的悠扬钟声,传遍安纳托利亚高原上那个世界文化遗产小镇。下面的文字,是番红花城市历史博物馆女馆长(很遗憾没能记住她的名字)为我们做的馆藏介绍。由于没有一一拍摄她介绍到的馆藏,所以只能将有限的照片提供出来,供分享。
http://www.boowen.net/Article/UploadFiles/201301/2013010611501945.jpg
女馆长为我们介绍城市历史博物馆的馆藏
这个博物馆最早时期是番红花城的市政府用地,这个楼就是当时作为番红花城的市政府主楼来使用的。上世纪六十年代的时候,这个楼发生过火灾,被烧得不成样子。2001年的时候,有关方面才批准再重新修建这个楼,算起来用了将近13年的时间,2007年的时候才重新正式开放的。
http://www.boowen.net/Article/UploadFiles/201301/2013010612425335.jpg
番红花城刚建起来的时候就是按照城市规模建的,当然那个时候的城市和现在的城市不一样,它的规划很合理。1196年,也就是比奥斯曼帝国时期还要早的时候,这个地方还在突厥人手里,也就是拜占庭帝国后期,塞尔柱时期早期。土耳其“TURKEY”就是突厥,是从塞尔柱人兴起开始的,然后是奥斯曼人在这个地方落脚。从奥斯曼时期开始,就管这个地方叫番红花城。bolu最早是城堡的意思,后来叫它番红花城堡,然后一点一点翻译过来到最后,Safranbolu我们管它叫番红花城,实际上它是一个城堡。
你在番红花城内可以看到很多这样小的水池,这些水池上的古建,包括水龙头、木头的水槽,还有砖,“S”型代表的是番红花城,看起来很老。
这个地方就是古丝绸之路上的一个驿站,这个地方会有大家感兴趣的地方,这个是修复完以后的驿站。这是距离番红花城7.5公里最早的桥,这叫旧鞋店街。
那个是东罗马时期的情形,罗马人喜欢葬在山上的石棺里,土耳其很多地方都有。土耳其人对墓地是很讲究的,他们不会说不敢住在墓地边上,他们的文化好多人愿意住在墓地边上,他们这个墓修的非常宏伟。
这个地方是旧的市政府,共和国建立以后建的。这个地方比较早的工业就是皮货皮厂;这是原来的医院,现在是番红花工艺美院。
http://www.boowen.net/Article/UploadFiles/201301/2013010612395405.jpg
这个是番红花城另外一个特色,就是城镇的街和墙都是用非常小的小石头搭建起来的。这种建筑你们看很有意思,楼和楼尽管排列得很近,但是每一个窗户都不会被另外一栋楼挡住风景,这个是非常有意思的建筑风格。这边看到的都是番红花城能看到的比较早的楼,像这样的楼每一个都有编号。每一个番红花城的老楼,里面都有一个这样小的鸟笼。刚才有人问为什么很多楼上面都挂了一个鹿的角,就是这个鹿角可以起到像蓝眼睛一样的辟邪功能。
这个是现在在番红花城一个酒店当中有的一个方池,不是每个房间都能找到这样的方池。那时候家里面就放这种大水池,对他们来说水很重要,而且也有“大人说话小孩别听”的功能,当然必须得是很有钱的家里才有这种大水池子。
http://www.boowen.net/Article/UploadFiles/201301/2013010612240817.jpg
这个就是奥斯曼帝国时期使用的文具,这上面是他们奥斯曼的文字,这是他们的《古兰经》,是手抄本的。
http://www.boowen.net/Article/UploadFiles/201301/2013010612405962.jpg
这个是番红花城内饰的特色,你们看每一个房子的外面几乎是都一样,但内饰很多时候是不一样的,建筑风格都是依照家庭的规模来搭建,家里如果很有钱,他们会更多的装饰在上面,如果是家里人比较多,他们会分出很多不同的屋子。
你们看,戴这种圆呢帽子的就是奥斯曼帝国时期的人,这些相对来说看起来比较现代化的人就是建国以后的老照了片。而时代的划分就是以土耳其国父凯末尔将军为分界线,国父之前的和国父之后的。
这是以番红花城命名的战斗机,这架战斗机还参加了土耳其早先的独立战争,现在还保存在番红花城不远的地方,一个展览中心,这上面还写着“番红花城”。
http://www.boowen.net/Article/UploadFiles/201301/2013010612450501.jpg
这是奥斯曼帝国时期使用的生活用具。这个是铜的,这个是银的。这个杵子是砸核桃用的。这是饭盒,下地干活儿带的。这个是那时候的一种容器,番红花城这个地方盛产葡萄,这些都是用来装做好的葡萄的东西。这些都是陶土做的。
这个是过去新娘出嫁时给新娘的彩礼,里面装的金银珠宝。现在已经不这么使用了,当装饰用了。
这是那个时候的钟表和闹钟。
http://www.boowen.net/Article/UploadFiles/201301/2013010611553925.jpg
这算是番红花城的一个特产算了,盛产织鞋。
http://www.boowen.net/Article/UploadFiles/201301/2013010611564250.jpg
左边和右边这两件都是新娘子穿的衣服,这个是伴娘穿的,新娘是穿那样的,这是她们的头巾,这是新娘的内衣。
这是那时的收音机。这是本地很有名的歌唱家,已经过世了,底下写着逝世日期。
http://www.boowen.net/Article/UploadFiles/201301/2013010611573408.jpg
水对很多家庭都很重要,这些是脸盆和洗手盆,他们都是把水放在家里面这样去用。这个是磨咖啡的,这是称咖啡的,这是煮咖啡的。它要把咖啡放在里面,水放在里面,一起在小火上煮,它不是用蒸馏的,土耳其咖啡的这种蒸制方法就是用小咖啡、水一起煮,你得把它煮开了放下去,煮开了放下去,然后这个咖啡就给煮稠了,根据你自己的口味。
这个是烟嘴儿,一个小铜烟嘴儿。
这种拖鞋只是用在洗土耳其浴的时候,不是用在家里的,现在没有人用,所以买不到。
你们知道这是做什么用的吗?这是做土耳其冰淇淋的,这种冰淇淋热的时候能直接喝,热饮,凉了就是冰淇淋。
http://www.boowen.net/Article/UploadFiles/201301/2013010611531911.jpg
博物馆中的土耳其IT世界历史展室
番红花城没有这种类似展览的比较合适的地方,所以我们在这举办了这个叫做“IT世界历史”的展览会。这个是土耳其第一部电脑。这块展览内容和番红花的历史文化没有太多的关系,但是土耳其没有别的地方办这个展览。
http://www.boowen.net/Article/UploadFiles/201301/2013010611584333.jpg
这是那时候市政府的样子,这是市政府的音响设备。墙上照片是穆斯塔法·凯末尔将军,土耳其的国父。
这是土耳其瓷器,这边是银饰。好了,博物馆里大概就是这些东西。还有一个地下一层,就是刚才我们从底下走过没进去的地方,咱们要在那边走出去。
http://www.boowen.net/Article/UploadFiles/201301/2013010612094644.jpg
女馆长带领大家参观博物馆地下一层的展厅
博物馆地下一层:
http://www.boowen.net/Article/UploadFiles/201301/2013010612275727.jpg
这是消防车。
http://www.boowen.net/Article/UploadFiles/201301/2013010612300881.jpg
这个是番红花城的第一家糖果店。
http://www.boowen.net/Article/UploadFiles/201301/2013010612283838.jpg
http://www.boowen.net/Article/UploadFiles/201301/2013010612330270.jpg
这是番红花城第一个药店,那个时候番红花也已经开始当做药材使用了,从奥斯曼帝国就开始了。自从建造番红花城的总督去伊斯坦布尔上班后,每年要往奥斯曼帝国的首都伊斯坦布尔进贡80公斤的番红花。那个小瓶里放的番红花你们看到了吗,它就长得这样,那个是它的蕊。这要是蕊,80公斤,也不少了。
http://www.boowen.net/Article/UploadFiles/201301/2013010612342175.jpg
这个就是做鞋的鞋匠。这个老爷爷是刚刚去世的那个,原来做马鞍子的,就在前几天去世的,现在没有人能做这个了,失传了。
那个像鸡蛋的东西,是用来做一种琴的。这是钉模子的工具,他们也用刨子,这是用来做琴,做乐器用的一套东西。这是用来切木头的,钻的。
http://www.boowen.net/Article/UploadFiles/201301/2013010612352922.jpg
这是用来批发醋用的容器。这个是机器锤,是做芝麻圈的。
http://www.boowen.net/Article/UploadFiles/201301/2013010612380752.jpg
每一个这种小的集市都有自己的咖啡屋,咖啡店。这是喝茶的,龙嘴大铜壶,但是它这里装的好多各种(东西很多),这地方放上杯子,可以背着。
这是十八世纪驿站附近的集市。
番红花城简介:
番红花城(Safranbolu)是位于土耳其安纳托利亚中部的城镇,离首都安卡拉约两百公里。老城区的奥斯曼时期的房屋和建筑都被完整的保留下来,包括私人博物馆、清真寺、墓园、历史喷泉、土耳其浴、钟塔、日晷以及数以百计的房屋,整修后在1994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名录。番红花城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公里,海拔485米。 城镇名称源自于番红花以及希腊文polis(城邦)。番红花城在17世纪时期是番红花的贸易以及种植中心,至今番红花仍在番红花城以东22公里的村落种植。
17世纪奥斯曼帝国在Gerede以及黑海沿岸间的贸易必经过番红花城,为城镇带来了商业、金钱以及重要的贸易地位。18-19世纪,城镇中富裕的居民开始修建豪宅,至今才有如此数量庞大的住宅保留下来。19世纪,约有20%的番红花城居民是土耳其的希腊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他们后代大多迁移至希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