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天珠》

标签:
《天珠》刘鉴强嘎玛环保索南达杰文化 |
http://www.wowa.cn/EDIT/UploadFile/201022622425618.JPG
昨天,环保人士冯永锋兄赠送给我这本书时,我的第一个反应是,这是本写环保人士的书。在场的其他朋友都说,不是。
这是又一本我用一晚上就读完的书(正文360P),能让目前的我这样读的书,并不多。原因很复杂,大概的是两个主要原因吧,一是我对藏文化还有些兴趣,二是故事写的不很缠绵(我不太喜欢读小说)或特跌宕,且颇生活化。
读后的感觉,应该说也有点复杂。大概能想到的,是三点:
它是一本人物传记,这是基本的特色。里面的主人公,“天珠王”嘎玛,扎多,尼玛,珍噶等等,都是有血有肉的真人,而不是小说形象。作者也确实没有把他们神化,用传播学的专有名词来讲就是没有用到“洗牌作弊法”。他们每个人身上都有英雄气质和事迹,但同样有作为一个普通人必然有的弱点和缺陷。所以,也才有作者在“再后记”中,出现朋友们对书中主人公之一的木梭的评语,“没把你写好,也没把你写坏,而是把你写对了”。这应该是本书作者最值得高兴的读者反馈吧。当然,一些情景再现肯定还是使用了纪录片的手法而不是新闻调查的手法,毕竟读者不是为了看内幕才读这本书的。
它是一本了解藏族人真实生活的读本。不管是主人公嘎玛一家的生活状态,还是作为环保主义者的扎多他们的遭遇,都是中国西北那片苍茫高原上扑楞楞跃动着的真实生灵。很多跟我一样,对西藏感兴趣也了解过一点西藏文化的人,对普通藏族人的生活其实缺乏真正的了解,特别是对于藏族人的信仰,缺乏一种历史性的观照视野,因而产生出或浅薄或可笑的优越感来。而这,是个人认为的造成文化隔阂的起因。作者希望通过他的进入但不陷入的方式,努力向我们展现一幅连贯的、可体察的普通藏族人的精神世界。
它是一本引人深思自我的书。对于书中包括“天珠王”嘎玛在内的主人公们的信仰,作者是想通过全方位展示方式去揭示其源流的,但却无法真正揭示出其内核来,这也是导致主人公之一木梭陷入痛苦的根源。因为作者既不是宗教研究者更非法王,他能做到的只是一个忠实的记录者。但即使这样,也已经很有效果了,至少我边读,也边在思索主人公在想的那些问题。也许都能解开就真的可能悟道了,但不管怎么说,有了好的提问,问题就解决一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