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客户与品牌传播服务商的零和博弈

(2009-07-09 20:59:23)
标签:

品牌传播

承诺

媒体发布

效果评估

价格

杂谈

中国有句古话,叫买的没有卖的精。换到服务领域,对看不见摸不着的服务,尽管买的已经在学的精明了,但还是抱着“买的没有卖的精”的防备心理。事实上,不管品牌传播服务有多智慧或资源整合难度有多高,企业与品牌服务商的博弈,始终不曾间断。

一、承诺:四两拨千斤和半斤八两。品牌传播服务商大概都喜欢在甲方面前,煽乎自己能四两拨千斤,因为从心底里希望,能把甲方的单子拿下。而甲方也确实喜欢四两拨千斤的故事,同样也抱着四两拨千斤的心态,来做品牌传播之事。只是,如果这个世界上四两拨千斤的事满天飞,那不成了神话世界了么。就跟售楼的在那里吆喝,最便宜3000一平起,实际你去问他,3000一平不是卖光了,就是差到你不可能要的地步。但认了死理,而且先干事再付款的方式,也容易让甲方游刃有余。如果你承诺了要给甲方做四两拨千斤的事,结果你只做到了四两拨八两的事,那你的所得,也差不多就是半斤八两了。

二、媒体发布:搞定和不定。中国有句俗话,叫给钱的是大爷,再小的甲方,都有大爷派头。对作为乙方的品牌传播服务商的老板来说,这两年整个的用词都是“要赢得客户的尊重”,说明在大爷面前,还是有点憋气。抛开情绪因素,仅就交易本身而言,企业出钱打品牌,自然有让品牌服务商搞定媒体的意思。但这事似乎是和尚头顶上的虱子——明摆着的事,那能百分百啊,但大爷说了,我给你钱,你搞不定,我找你干嘛使。看在钱的份上,品牌服务商自然是先说“努力”,潜台词可能是搞不定,也可能是嫌开价低了,那甲方说了,你的意思不就是要抬价嘛,那你多少钱能搞定。你也没法无休止的谦虚,因为甲方的预算是有限的。于是,你只能在有限的财力下,做无限可能的事。这种事,那还不就是和尚头顶上的虱子——明摆着的事,成是概率,不成也是概率。在媒体发布这个事情上,钱肯定不是万能的。

三、效果评估:你给的和他想的。合同定了什么,似乎就可以当法律来看了。有这样观点的人,肯定会被中国式公关服务的现实所雷倒。客户需要什么,客户的PR经理可能是一个思路,客户的老板是另一个思路,而PR经理理解他们老板的需求完全有可能是第三种思路。到底那种思路最抵用,当然是老板的思路,但老板的思路却并不一定明确,因为他本身往往不擅长这个,也不需要亲自去跟你一遍又一遍的沟通,即使沟通,时间也绝不会有你和PR经理沟通的时间长。当你做出了PR经理理解的他们老板的意思来时,却发现其实老板并不是这个意思。

四、价格衡量:有价操作和无价认知。除了广告业很明显的差价运作外,对于以品牌传播为导向的公关传播领域来说,客户总是期望100%满意的策划案之下,潜伏着智慧可以创造销售效果的预期。因此,公关的出发点似乎就在激励无低价操作的可行性,即除了创意人员外无外付成本的公关操作方式。这在西方国家或许如此,但在中国不是这样。所以,品牌服务商使劲的跟客户说自己的策划能力有多强,如何如上所述四两拨千斤的让媒体欣然接受他们为客户定制的选题;而另一方面,跟客户结算时又按照版面的尺寸而不是一次创意的价值。当大家都默许这种奇怪却约定俗成的游戏规则时,结果似乎是皆大欢喜的。但创意究竟无法等同于版面尺寸和那些链接。当客户开始对这个等式问声“WHY”时,有价操作和无价认知就开始了零和博弈。就像,当沙僧问猪八戒长生果什么味时,贪吃的老猪只能说,还没来得及吃出味道来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