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测营销传播业未来业务方向的一种思路
(2008-11-29 22:12:01)
标签:
营销传播金融危机传媒出版财经 |
昨天跟一个做出版的朋友在聊,全球金融危机来了,大家是不是都不买书了,我们两都不赞同这种观点。那些失业者,应该更希望通过书籍,来提升自己的竞争力,从而在经济寒冬里增加对稳定工作的可预期性。但我忽然想到一个延伸的问题,那就是原本一个人可能每年愿意花500元来买20本书(也就是说平均25元一本的书),现在可能还是花500元甚至更少的钱(因为对收入预期在下降,所以肯定会节约开支),但愿意买更多的书(因为想增加更多的知识以提高自己的综合实力),那样一来平均每本书的价格就不到25元了。用模拟计算公式来演示就是:
【原来】500元/年=20本/年*25元/本;【现在】500元=25本/年*20元/本
如果这种预测准确的话,那么对于目前的出版业来说,在总码洋变化不大的情况下,厚度不变定价下调(纸张印刷成本都在涨)的做法显然动力不足,出版社就只有多出薄的书,以减少纸张来减价了。
跳出出版行业,是否有些市场也会呈现这样的趋势呢?个人感觉,那些容易起到四两拨千斤的行业,用另一种方式解释就是如果减少对其投资结果就会大打折扣,这种行业可能会跟我认为的出版业趋势类似。个人认为,营销传播行业具有这种特点。
根据与一些企业的接触,我还是分明的感觉到,他们并不是不愿意花钱来做营销推广,只要效果好,确实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要多少钱就有多少钱。其实,这种心理后面,隐藏的是这样一种变化:
【原来】客户期望=500元(投入)*10倍(媒体的放大能力)=5000元的回报;媒体提供=500元(收益)*放大能力(0~无穷大)=0~无穷大的回馈
在经济因素导致客户谨慎心理加剧的情况下,客户的可能性选择是:
【现在】客户期望=400元(投入)*15倍(媒体的放大能力)=6000元的回报;媒体提供=400元(收益)*放大能力(0~无穷大)=0~无穷大的回馈
这里面,客户端发生的变化是,对媒体的性价比要求更严格了。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性价比高(也就是媒体的放大能力)的媒体将更收青睐。但媒体依然无法解决给客户一个投入产出比保证的问题,这里面就会出现客户是否会采取对出版行业趋势预测的那种情况呢?
目前来看,具体的情形还不明朗。不过根据个人的经验,如果在营销传播的某个细分领域里,出现大量的客户花钱少收益大的成功案例,那么出版行业那种总码洋不增销售绝对数量增加的情况就可能会出现在这个细分领域里。如果这种情况出现,那就意味着,大客户在变小,而小客户数量在增加。这个时候,作为营销传播业的经营者,需要做的就是学会控制成本,提高组织灵活性和产出效能。
但如果某些领域里成功的营销案例并不常见时,那么情况就会变得比较糟糕了,也就是现在业界通常认为的,冬天真的来了。来源:沃华传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