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旅行/见闻萧太后河 |
来源:沃华传媒网
昨天与其说是去走河了,不说如是去找河了。在十多公里的总行程里,能看到的河流时间和所占行程的长度,都不足总行程的一半。此外,我也对“支流”有了新的理解,尽管同行的领队张老师说,昨天我们走的才是古萧太后河,但怎么说都是“支流”的感觉——“支离破碎的河流”。昨天的行程,还有一个大的感慨就是,我们似乎不是在走河流,而是在找古董,是从一个又一个工棚和黄泥堆中,寻找古董一样稀罕的古老河流。
从出发地十里河(北京东南三环的一处立交桥)往东,走了1公里多,都没见到河流。倒是很担心,在穿越建筑工地时,是否会有人像上次穿越高尔夫球场时那样来干涉我们。这回倒不错,前后好几次穿越工地,都算和谐,阿弥陀佛!在穿过一个建材市场,绕到后身,又过了一个十字楼口后,忽然发现一个巷子口,里面隐约有河堤,忽然有了一种莫名的兴奋。
当我们看到从桥洞里潺潺流出来的河水时,没有人兴奋了。在牛奶加了点点绿茶一样颜色的河水里,你实在难于想像,如果是夏天,在这个岸边还有垂柳的地方,白天会是什么感觉。我特意去住户的门牌上看了一下村子的名字——满井村,一个很不错的名字。在这个似乎应该理解为“满是水井”的村子里,沿着河道(这个村沿河的也就是100多米的样子)有三四个公厕,北京城郊很常见的砖式公厕,而公厕的另一边就是那河道。跟公厕平行着几个地下水管,在往河里排污。这给我造成了错觉,以为公厕的下水直接排进了河里,后来想想,也不应该是,因为水没那么脏和恶心。
等我们走出100多米碰上无路可过时,不知从那里冒出个头戴红线帽的老大娘,一见我们就像见了救星一样,把一股脑的愤怒倒给了我们。她那些激愤的话的大致意思就是,在这个短短的河道边,居然有人家往河里倒人粪,而且,村领导可能跟她说要改造但从来没有动静,弄的她家根本不敢开门,开门就是极臭的味道。她的愤怒陈述,尽管我没有完整的去听(不像我们的领队还好意的给她指明了处理方法),但我能猜的出来,她那愤怒的背后到底发生了那些可能的故事。然而,我无能为力,我能做的只是把在那里的所见所闻写下来,希望看到这段文字的人们,能够行动起来,去改变这个在东四环内,叫满井村的人们的居住环境。
在绕过满井村和它东面的北京环卫集团一个处理工厂后,我们就走到了东四环上(那里应该叫小武基桥吧)。这条古萧太后河出现了一个支流,说是支流,其实在南方怎么也不可能叫河,只能算灌渠。但在渠的两面护岸上,明明白白的写着,“禁止向河里倒粪稀”。说明,这条两岸至多只有1米5宽的渠两边,也许还真有村民倒过粪。
那段古萧太后河的支流之延伸了不到200米就变成了盖板河。我们只好又回去循迹古萧太后河了。但是,古萧太后河出了东四环,进入小武基村前就成了盖板河,而且看不到河水了。我很纳闷,在四环里还有水的,怎么一出四环就没见水流了。
在又绕过一个市场后,见路牌上好像写着,陈家村,按照领队的GPS导航仪,应该是往陈家村这个方向去,结果真是没走多远,就见到了河道。这里河道宽多了,有三四米的样子,河两边也没打护岸,就是自然的泥土岸。但河道里,除了偶尔几处已经冰冻的水洼,毫无流水的迹象。当我们来到河西口时,就听的前方河南岸,好几只狗在狂吠,偱声望去,似乎是一户河边人家,用一道小门把去路拦住。我们只好从河北岸过去,而是我从河床里走到北岸的,当靠近那户人家时,才看清楚,一个似乎30岁不到的年轻人,在100多米的河南岸,栓了3只黄狗,这三只狗似乎很少看到有人敢从这段河道走过,所以拼命地在那里狂吠。我倒没怎么害怕,估计同行的三位女士,心里有点打鼓了。好在都拴着链子,那30岁不到的年轻人,目无表情的看着我们一行8人。
在走出三四百米后,一面墙挡住了我们的去路,是折返再让那三只黄狗猛叫,还是翻越。最终领队张老师选择了翻越。
翻越了那面2米不到的墙后,忽然走进了一个仓库区,在近2公里的范围内,都是仓库。道路还算干净,估计都是整包的货物。在看到一个电线铁塔时,领队说,该左转了。在一个围起来的工地左转去后,河流突然又出现了。这时,看到的河水就不像在满井那里的奶白加点绿了,说好听点是奶黄加点绿,说不好听的,就是粪黄了,而且味道也有了粪味。在这长达近1公里的河道里,前段还好一些,因为一边是菜地。到汇入萧太后河正流之前的三四百米距离中,河西岸满是收废品的商贩,河岸上堆满了废品,塑料的、铁的、家用的、工业用的,一个词,就是“太壮观了”,而我们走的河东面,其实本没有路,只是有防护堤上,因为早已荒废,没有通过,中间好像是一家锯木作坊。尽管路过时,没看到两边有人往河道里扔什么。
这条支流汇进萧太后河主河道的地方,形成了一个灰白色的漩涡。因为,萧太后河主河道里的河水,已经是黑色的了,而支流还算有些白的感觉。
在走过小武基村那段河流时,我又习惯性的做了先锋,而领队他们几个,却意外的碰上了一个村里的学童,10岁上下,很活泼,典型的北京孩子,在带他们走过了古萧太后河支流最后一段后,他还是非常新奇,想跟我们走,怎么劝都要跟我们走,走在途中,还不停的问,叔叔叔叔,你们为什么要这么走啊。领队跟他解释,是希望住在这个城市里的叔叔阿姨们,都了解我们生活的环境的真实情况。显然,太多沉重的带责任感的言语,他还理解不了。不过,这并不影响他的情绪,一路走一路说,这里有什么什么那里有什么什么,还会不断的提到他的同学们。当我们走到北京欢乐谷时,已是正午了,领队终于说服了他,他回家了。
昨天的后半段,几乎不是在走水了,而是在感觉工地和现代建筑了,因为萧太后河北岸的大武基村北面全都是工地了。在北京欢乐谷对面的一处超市快餐厅简单的用过午餐后,我们的走水基本到了收官阶段。在过了京沈高速,走到化工路口时,河道再一次出现。按照地图的解释,那里应该是东南郊灌渠。但河水跟萧太后河比,又差了很多,几乎不见流动,而且颜色更加鲜艳了,绿的渗人。不到100米处,是个工厂区门口,在灌渠上架了座桥,从这工厂下面,流出来的是紫色的水,染的河水不绿不紫。
再过一段,旁边是一个新的楼盘,河道上面新做了盖板,好像是一个公交车终点站。但盖板下的桥洞里,却冒出股股的青烟,这确实是第一次看到从河道盖板下还回冒出烟来,不亲眼见到,怎么也不会相信的。我们几个人,怎么也猜不出来这是什么烟。
在又一次翻越工地后,我们走到了昨天探河的最后阶段,那里也是东南郊灌渠,总共100多米的河道,中间打了一个九十度直角拐弯。如果你不从工地穿越,也许怎么也不会注意到,在四环立交桥边,还有这段河。
昨天走过的那些河流,其实都会让人惊讶,“居然”存在着。除非你就住在它边上,否则就只有从细致的不能再细致的地图上,才能找到它们的位置了。不过,在地图上,它们的颜色是蓝色的,但现实中的它们,有绿,有黄,有白,有紫,唯一没有的颜色,就是蓝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