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太旧路的堵、大运路的奇,和京大路的夜

(2007-11-10 22:29:16)
标签:

文学/原创

 

本周一二去了趟太原,对于要去的城市太原,以及经过的城市大同,8年的光阴,已经找不到昔日的影子,宽阔的马路,高耸的大厦,越来越多,只是城市上空那似雾非雾的空气,却越来越浊。

 

两天太原之行,印象最深的,是北京、太原、大同这三个城市之间的高速路。去时就被告知,太原回北京的路很堵,原本只要6小时的路程,回京居然有花15小时的。周一下午到了进入山西后的太旧(太原-旧关)高速,眼见的对面马路上,运煤的高头大货车,一字长蛇排在马路上,极像我小时候老家苏州乡下的河里,那种拖了很多艘船的船队,在蜿蜒的河道里,蠕动。而我们去太原的路上,尽管没有堵那样地步,但也不时有大货车夹击,因此总是跟美国大片似得,左躲右闪。加上,沿路风景总觉得已经看过,那里还有心思看风景。

 

从太原到大同走的是大运(大同-运城)路,这条路,对我这个印象最深的仍然是江南水乡的人来讲,确实有别样的感觉。黄土高坡,台地,深沟,坡上稀稀拉拉的树,都是只在照片上见过,那些镶嵌黄土高坡上的村庄,屋顶平平的,就像伪装后藏在高坡上的变色龙。一忽,是一大片开阔平地,像河北平原那样的,规整的庄稼地,四周或许还植着挺拔的树。一忽,左手边变出无数的山头,只需抬眼便见山顶。边走,我边琢磨,这样一个地方,如何出来五台山、应县木塔这样的世界奇迹,也许这就是历史的变迁吧。到雁门关时,需要穿过十里多地的一个隧道,同伴给我介绍,说当年他父亲给单位开车时,经常路过那里,那时没高速公路,是盘山路,经常有开车不慎坠入悬崖的事故。不过看着深秋这光秃秃的山,和下面的山沟,隐约的感觉到了那时人们的艰辛。

 

在大同用过一次特色的午餐后,便沿着京大(北京-大同)高速往回走。车还在山西界时,两旁都是防护林,我问同伴,这是不是人们常说的三北防护林,他似乎也不是很了解。防护林过去后,很快起了大雾,整个世界像在一种梦幻中,除了前面大货车的红灯和对面马路上呼啸而过的车声,提醒知道我们在路上。进入河北界后,高速路上挤进来太多的大货车,似乎它们是一下子掉落到人间的。我们的小车,这回就真的跟美国大片一样玩了,我做向导,面对始终占据超车道的大货车们,指引同伴或超车或尾随,战斗持续了三四个小时,不时有停下来的情况,甚至,需要把车熄火,静静的在车里,外面,是黑压压的货车阵,以及朦胧的夜色。几个当地的小贩,蹬着自行车,在货车阵里穿行,兜售他们的酒、蛋和面。这是一种不曾有过的体验,在这样一个大雾笼罩的,货车阵里的,一个秋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