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全球电视业开始“走光”了

(2007-08-17 07:54:57)
标签:

社会/纪实

全球

电视业

走光

来源:沃华传媒网
  

这两天,中国传媒业里最热闹的一件事,莫过于央视著名足球节目主持人段暄直播时上身西装下身短裤的“走光”事件了,这令外界“大为”吃惊。

 

其实,最近发生在电视行业里,令外界吃惊的事情还多着呢?在英国,BBC上月播出《与女王共度的一年》的纪录片片断,但因“剪辑错误”造成观众误以为女王在著名摄影师安妮·莱博维茨为她拍照过程中愤然离去,结果闹的英国女王要状告BBC;在韩国,MBC电视台当家男主播严基永在播报阿富汗塔利班绑架韩国人质事件时,当画面切换给阿富汗现场记者时,严基永将椅子向后一拉笑了出来,这一也许毫无含义的微笑却因为失误被播了出来,结果严基永只能为自己的不当行为道歉。

 

凡此种种,电视行业的“走光”行为(指那些并非刻意做假但观众不能接受的失误),似乎开始充斥在我们的行业新闻里了,甚至演变成了全民的娱乐新闻。笔者在想,这究竟是我们从业者的敬业精神出了问题呢,还是从业者越来越喜欢张扬个性了?这似乎是个难以回答的问题。从世界的发展趋势来看,整个社会对不同文化和个性的包容程度越来越高了,这也就意味着社会越来越公平了。但在这个进程中,个性跟传统职业需要发生冲突的情况,似乎也越来越突出。远的不说,2006年德国世界杯期间黄健翔不加掩饰的呐喊,仍让人们记忆犹新,职业需要主持人做到什么,个人因素能不能突破职业要求,在那次事件里有了最明显的冲撞,也让所有的从业人员心里有了这样一个思索。

 

我们现在还很难给这些典型的“冲撞事件”做一个全方位的判定,只是从道德的层面给予了这些“撞线者”谴责,而他们自己也意识到了,自己的无意“走光”似乎超越了目前职业道德所限定的区域。而此类事件频发也说明,我们的传媒从业者职业要求里还有很多含混的成分,这些成分往往在“走光”事件出来之后,才被从业者和监管者意识到。

 

也许,当这类事件不再成为热点时,我们的从业者才真正的成熟了起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