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超女,谁在决定你的命运

(2006-09-20 20:00:54)
我这人比较老旧(也毫无老粉丝心态),接触“超女”这词,纯粹跟街头流行乐强奸自己的音乐细胞一个道理。

这回又来罗嗦(至今仍未完整看过一期“超女”),是因为之前曾写过一篇文章(准确地说是博客),希望“超女”不要弄成“财女”大战(按照去年的规则,谁获得更多的短信投票谁就胜出)。但后来想想,即便现在这样已经取消了短信投票,又能怎样呢?

不论是短信评还是评委评,都是人在操控。如果一档电视节目本身的定位就是赚钱(当然,纯粹要收视率而不考虑赚钱的节目也有但很少),那么,不论是评委决定胜负,还是老百姓手里的手机决定胜负,其潜藏的作弊机会(经济学名词叫“寻租”)就不会消失。除非,“超女”评完了,所有“超女”从哪来还回哪去(那是小孩子过家家)。那样的活动,相信也没那个“超女”愿意参加了。

作弊,通常需要通过人格和机制来规避。仅就“超女”这类选秀节目而言,似乎不太可能有完全可以规避作弊发生的机制。由评委来评,大家已经意识到极有可能会有幕后交易;但你说让演播现场的观众来评就没问题了么,我觉得,不。因为节目制作方当然不会随便到马路上去拉路人来做观众,这些观众是否被参赛者游说过,你能了解么?这倒不是不信任节目制作方,而是“亿(万人)里挑一”的这种游戏,对某些别有用心的参赛者而言,作弊欲不要太强烈(如果只有她一人作弊而别人都不作弊,那她最得实惠;如果别人都作弊她不作弊,那她就是傻)。当然,靠各方的人格魅力来规避作弊行为,那更是瞎扯。

看来,要完全杜绝作弊的发生,就跟消灭流氓软件一样,难。

因此,个人观点是,没财力的“超女”最好先学会宽慰自己,成了也不要太高兴(被媒体骂臭了街的明星比比皆是),败了也无须气馁,毕竟这对所有人来说都是一桩生意,刷下来等于没中标,你也不要一根筋地去问为什么人家中了而你没中,那是媒体该干的事。

最后还要提醒的是,在这个名利场中,啥结果都是合理的,“梦想”只是这个游戏的品牌,而“规则”始终在人家手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