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电影行业里又在重提一个词——分级。而广告总局此时的说法也比较含糊:中国电影分级制仍在调研之中。
对于电影分级,我个人的观点是:解决不了什么问题。
为啥?对于色情,绝对不是分级的问题,根本就不能做。对于暴力,很多家长会支持分级(据调查显示,95.4%的公众支持电影分级),认为那样可有效的保证儿童的健康,同时让儿童享受到电影艺术的快乐。
但是且慢,我们来看看香烟管制的问题。我国有禁止向未成年人销售香烟的禁令,但实际情况如何呢,相信大家都有所了解。这里面出现问题的原因有两点:一是未成年人本身有需求,而不是强迫购买;二是香烟店有利润可图。一个愿买,一个愿卖,任凭你有禁令,还是有禁不止。除非每个香烟店周围都有执法者。
电影分级会不会成为对未成年人禁售香烟令一样,成为摆设呢?有可能。
就父母而言,带孩子去看电影,肯定会考虑这部电影是不是适合孩子看,也就是说,即使电影不分级,家长也已经给电影“分级”了;如果是孩子自己去看电影,而且就是喜欢暴力电影,那么分级的把控权全部在电影院手上了。对电影院来说,这种分级自然会流失一部分观众,因此对他们来说没有执行按“分级”销售电影票的动力。如何监管,除非每个电影院也都有执法者。
这么分析看来,除了对电影不是很熟悉的家长(现在的资讯够发达,一部电影在放映之前,一般已经宣传的不少了,家长基本上应该能从这些公开的信息里,判断出来是否合适孩子看,而不需要看专业监管人员给出的分级了),以及电影监管者需要“分级制”之外,分级的直接相关者,也就是分级电影的实际的买卖双方,孩子,电影院,都不需要去管分级的问题。因为意愿和利润在他们看来都是自己的事,除非有严格的法律监控体系,才能保证香烟店不给未成年人销售香烟。
当然,如果“分级”就是为了跟国际接轨,那就另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