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学习公社 |
分类: 专专日志 |
千万曾经听着你的声音度过高中岁月的人为你祝福!
张卫说,中国的英语一直按照英式发音教学,而高考突然请美国人进行朗读,人们会以为高考听力要以美式发音为主了,“其实,英语听力考试并没有过多考虑发音风格的问题。
file:///C:/DOCUME%7E1/IBM/LOCALS%7E1/Temp/moz-screenshot-2.jpg英国人Paul是第一位全国高考英语听力考试的男声朗读者,也是担任次数最多的男声朗读者。不久前,癌症夺走了他的生命。Paul之所以担任男播音时间最长,是因为他的发音和嗓音在这个圈子里无人能及,最符合高考的要求,“两次离任,一次是因为他自己有事,一次是因为他要回国看病。”
Paul是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接触英语听力教材播讲的, Paul最初是北京语言大学的留学生,后来留校当了外教。北京语言大学教师张卫发觉Paul的嗓音很好,英语发音也符合中国英语教学的要求,因此他建议Paul参加听力教材播讲的工作。
2000年,中国高考统一考试开始加入了英语测试。教育部考试中心开始向全国征集英语录音资料,以选拔高考听力播讲者。张卫把Paul的录音带上交到了相关负责部门。在面试考核后,Paul成为了第一位全国高考英语听力考试的男播音员。
高考播音有时也很无奈
Debbie说对于他们来说,播音工作本身其实很枯燥,“考题的样式几乎年年都一样,没有什么新意,总是在重复。”内容上对他们来说也比较陈旧。Debbie举例说,他们曾经播讲过一个关于伦敦雾的事情,“其实那好像是几十年前的事情了,伦敦现在已经没有雾了,但我和Paul没有办法改变。”
而让他们感到更困惑的是,有的时候他们不得不去朗读一些语法“错误”的文章。这些所谓的语法“错误”,Debbie说主要是一些英国人很少使用的语法,或者并不能够准确表达原意的用法。为此,Paul他们也提过自己的意见。“但是他们说因为要做选择题,不能让学生很容易地明白。” Debbie说,后来他们就私下议论了。
同时,缓慢的语速也是他们要适应的过程。Debbie说,录音的人喜欢按年级把语速分“初一的”、“初二的”、“高一的”……但即使 “高三的”对于他们来说也很慢。当Debbie第一次接高考这个活儿的时候,已经干了多年的Paul经常会帮助她去适应。而张卫说,当被要求取消连读或者要求慢读的时候,很多外国人都不会说话了,像是在蹦字。
除此以外,参加高考播音的人还要保密。Catherine说,他们都被要求不能向外人透露任何关于高考的内容。很多知道Paul“秘密”的人总要问他一些考试的情况,此时平常和蔼的Paul会马上回绝,告诉他这是自己的责任。
尽管工作有时很无奈,但Paul总是会找些乐趣。Debbie说,一次她录音迟到了半个小时,Paul吓唬她说以后再也不愿跟她合作了,甚至还要“打”她。不过,最后的惩罚就是第二天Paul也迟到了半个小时。
“他的去世或许会影响中学英语听力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