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绿树成阴"让我又做了一次"曰宇容"

(2007-10-19 20:09:40)
标签:

校园生活

分类: 倾听花开的声音
    每天下午五点钟后,小侄女一放学就到我家来做作业.
  咱为了给孩子做个榜样,呵呵,就把每天"练习书法"的时间改在了下午五六点钟.
  刚才,在给她检查作业时,发现她写了两个错别字,其中一个词是"绿树成阴".我说:"阴"字错了,你去查查课本.
  她回来说:对的,不信你看.
  咦,真是对的啊!她语文书中果然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写的是“绿树成阴”。这不懂了,但只有相信课本了,可心里总是有一些不服气.怎么会呢?难道我一直这样想,这样认为,这样写,就错了么?
 
  小姑娘特聪明,特灵活:"姑姑,电脑就在旁边,我们查一查吧!"
  于是我在百度打了三个字"绿树成",一下子出来了好多的词"绿树成阴""绿树成荫""绿树成茵"...
  哦,原来对是“绿树成阴”还是“绿树成荫”?有疑问的人还真不不少呢!
 
  在语文书《北京》一课中,我发现一个词语“绿树成阴”,初感觉该“阴”字是不是应该是“荫”字?但转念一想,教科书应该不会有错吧,否则岂不是误人子弟吗?

    后我查了《现代汉语词典》发现了“绿树成荫”一词,“荫”(yin第一声)解释为“树荫”;在《辞海》中“荫”(yin第一声)中解释为“树阴”,引用自《荀子.劝学》:“树成荫而众鸟息焉。”;而在《汉语成语辞典》中找到“绿叶成阴”一句成语,用来指女子出嫁生有子女(请注意是“叶”而非“树”);而孩子的《新华字典》中只有第四声的“荫”,而没有第一声的“荫”。

    是阴与荫通用,还是荫(yin)第一声现在已取消?在此,希望老师和家长们发表高见,以解心中的疑惑。

 

  有一位老师答得很好:

  我在备《北京》一课时,发现课文中有“绿树成阴”一词,觉得非常奇怪,以往不是都写成“绿树成荫”吗?有新的变动不成?带着疑问的请教了办公室里的老师,但她们也和我一样不知其所以然.为了弄清这个问题,我翻阅了字典,发现“阴”可以组词为“树阴”、“绿阴”.而“荫”指“树阴”可组词为“荫蔽”这与我以往记忆中的认识有所不同,于是我又翻资料.

  终于我查到了这样一则内容:“1985年国家语委和国家教委联合对一些汉字的读音进行了审定,并出版了《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其中重新审定了多音字“荫”的读音,“树荫”、“林荫道”应作“树阴”、“林阴道”。
  《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公布之后,《新华字典》和课本都随之进行了修订,后来《现代汉语词典》也修订了部分汉字的读音,如“迹”原读为“jī”,现读为“jì”;“卓”原读为“zhuō”,现读为“zhuó”;“澎湃”原读为“pēng bài”,现读为“péng pài”,等等。

  请您查阅1998年重排本《新华字典》或1998年修订本《新华字典》中的“阴”、“荫”的注释,就不会对课本中“绿树成阴”一词的用字有疑义了。

 

  其实纠正错别字的经历还是挺好玩的.
  上小学时,老师为了让我们少写错别字,天天"有十卖,无十买"的教我们读了许多的儿歌,有一个同学写"吃"字时总是多写一横,总也改不过来,老师说:哈哈,你吃了这么多年,为什么非要多吃一点呢?从那以后那孩子就再也不写错了.
  老师说:有一个人总写"白字",别人就给他取了个外号叫"白字客",可他连"白字客"这三个字也能读"白"了,读成了"曰宇容"闹了不多的笑话.这"曰宇容"的故事也让我们笑了好久.
  那时,当我们发现教师也会写错别字时才开心呢!有一次,才分来的老师为我们组织考试,写"考"时多写了一横,给他指出来时,尽管那年轻的老师脸红了很久,还是挺幽默的说:难怪我考试总比别人慢一些,原来我总是比别人多写了一点呀!
  为老师纠正错别字的事儿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自己做了老师以后更是"颤颤惊惊"的生怕写了错别字,一次听公开课时,旁边的一个老师说:你看,这个老师一个字写错了,"满"字的偏旁是"三点水",他写成了"草字头",我心里又是一惊,啊!我从来没有刻意地注意到"满"字的偏旁是"三点水"还是"草字头",是不是我也写错了呢?连忙写了几个"满"字,哦,长长的出了一口气,没事儿,我的"满"字写的是对的.
 
  今天,这个"绿树成阴",让我又做了一次"曰宇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