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校园生活 |
分类: 倾听花开的声音 |
提前进入名校的这4名学生分别是:伍宇昭,被清华大学计算机专业录取;林孟达,被清华大学工程力学与航空航天专业录取;李林泽,被北京大学物理学专业录取;冯鲍盛,被北京大学化学专业录取。
襄樊五中高三(17)班班主任李泽贵告诉记者,伍宇昭等人之所以被北大、清华保送录取,是因为他们在全国数、理、化奥赛湖北赛区中获得了一等奖,还通过了北大、清华组织的笔试、面试。其难度比高考更甚。
【谈生活】良好学风造就品牌寝室
在襄樊五中校园,男生103寝室因“学风正、学生成绩好”而名声在外。高三上学期,寝室一名学生转走,李林泽赶紧搬了过去。他因此跟伍宇昭、林孟达、冯鲍盛一起,成了学校赫赫有名的“四剑客”。
他们的班主任李泽贵说,在学校,经常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同一寝室的往往会“差则差一窝,好则好一群”。因为寝室是学生休息的地方,也是学生放松身心、展露自我的地方,它更是学生在学校最重要的交际圈。这样一个环境自然而然地会形成一种文化,或积极向上,或消极颓废;或团结进取,或合伙放纵。相互激励、相互帮助、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寝室文化,就显得极其重要。
中途转进的李林泽对此深有体会。高一时,李林泽经过层层选拔进了学校的物理奥赛培训队。培训过程是极其辛苦的,为了不影响正常学科的学习,培训时间大多安排在节假日。进入高三后,李林泽准备退出奥赛队。伍宇昭、林孟达、冯鲍盛一起劝说李林泽,并把自己的经验告诉他。在室友的鼓励下,李林泽坚持下来,并最终取得了全国物理奥赛湖北赛区一等奖。
来自不同家庭、有着不同生活习惯的人,在同一间寝室生活,难免会产生摩擦。冯鲍盛说,遇到这种情况时,他们往往会请他来当裁判,因为他年纪最大。
作为同班同学,竞争也是难以回避的事实。林孟达说他一直记得李泽贵老师在高一时说过的一句话:“我们要学会合作竞争,不能沿着梯子爬上去后,就开始抽梯子。”所以,“别人来请教时,只要会,就一定帮”。
【谈爱好】会学习还要会玩儿
与人们想象的“书呆子”完全不同,这4名保送到北大、清华的学生各有特长。
林孟达从7岁开始练习手风琴,初中时就通过了手风琴十级考试。初二下学期,他还参加了天津国际手风琴艺术节,虽然在参加比赛的60余名选手中,林孟达只取得了第34名的成绩,但他坦言,通过手风琴学习,他磨炼了意志,也锻炼了心理承受能力。
冯鲍盛从5岁开始练习电子琴,直到10岁通过电子琴十级考试,期间,他每天都要练三四个小时的琴。尽管当时觉得很苦,但回过头来想想,冯鲍盛感觉很值。因为高一时,学校有100多人报考化学奥赛培训队,到高三时,只剩下不到10个人。冯鲍盛是其中之一。他说自己“坐得住”,是小时候练琴练出来的。
“外冷内热”的李林泽从小喜欢美术,并学过素描、国画。他还喜欢自编自导自演小品。有一年班级举行联欢会,李林泽自编剧本《赤壁之战》,并饰演曹操一角,此事至今还常被人提起,同学们说李林泽饰演的曹操“极有风韵”。
提及爱好,伍宇昭脱口而出:“我喜欢读文学名著。”这个学理科的男孩每隔一周就要读一本名著,目前最感兴趣的是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他对古典诗词极有兴趣,从高一进校起,就开始“网罗”有同一爱好的同学,并组成了“梦屿”诗社。“十年磨剑蓄锋芒,一朝在手向何方?不学柳咏泣寒蝉,不效苏轼羡长江。欲与太白比轻狂,欲邀杜甫论兴亡。今生有梦托日月,长空万里任翱翔!”这是伍宇昭比较得意的一首词。他还喜欢设计小游戏,虽然有点“水”,但还是可以玩的。
【谈经验】适合自己的就是好方法
谈到学习方法,这4名学生都认为要因人而异,只要是适合自己的就是好方法。林孟达认为学习就是要吃苦,还要善于独立思考。他不主张熬夜,但喜欢在睡前默记英语单词。
冯鲍盛说,学习要从最微小的地方做起。他很喜欢看错题本,喜欢老师总结的五环学习法,即预习、听讲、整理笔记、作业、总结。
“不要怕错,要敢于从多方面思考问题。题目要先自己做,然后再对照答案。如果同标准答案不一致,就要仔细分析。”伍宇昭说,他还经常和数学老师李泽贵进行讨论,及时发现自己的错误,也发现李老师的错误。
李林泽很喜欢看报纸,他说,通过翻阅报纸,可以开阔视野,增长见识,理科生尤其要注意这点。
最新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