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恋恋秋叶
恋恋秋叶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1,279
  • 关注人气:28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超妈007建群---- "考生家庭亲子沟通"QQ群开通啦!

(2007-07-31 18:36:13)
标签:

高考

中考

家庭

亲子沟通

教育

分类: 如夏花之绚灿--博友情
   超妈007建群    
                 记住这个号码:1099080
"考生家庭亲子沟通"QQ群开通啦!
多么顺的号码呀。当我们和孩子形成良性沟通模式,孩子的学业和成长都会顺的。孩子顺了,咱的工作事业何愁不顺。
本群的吆喝词:青春期VS更年期,网络诱惑VS考试焦虑,考生家庭亲子沟通成难题。来这里交流和倾诉吧。
本群发展对象:中考、高考的学生和家长,小学就患上考试焦虑症的学生和家长;对亲子沟通有经验、心得的学生、家长、专业人士。
再吆喝一嗓子:超妈007的博将长期关注家庭亲子沟通问题,持续开展亲子沟通的讨论和碰撞,欢迎学生和家长光临、关注和参与。
话题讨论原则:学生和家长,家长和家长,理性探讨,平等对话,互通有无。不打棒子,不扣帽子。

我曾在“母亲书斋” 里读到过fenny姐姐收藏的一篇文章,能很好的指导我们如何与孩子进行沟通和交流。今天搬到这里来庆贺"考生家庭亲子沟通"QQ群的开通!!!

   

    《怎样才能与孩子保持良好的亲子沟通》

 

——有时候,孩子不愿意和父母沟通,是因为他们在这种沟通中,得不到他们期望得到的东西,这种沟通自然就失去了吸引力。

 

孩子会期望从沟通中得到什么呢?首先是情感的安慰和支持,其次是满足倾诉的需要,最后是希望得到父母的多方面的指导。这个顺序和父母对沟通的想法不同,父母们参与沟通首先是想对孩子提供指导,其次才会考虑孩子的情感需要,对孩子的倾诉需要,父母们常常忽略。

 

父母是孩子们最可以信赖的人,由于从小建立的亲子关系的,孩子在出现困扰时,首选的寻求支持和安慰的对象,应该是父母,

 

孩子一样需要倾诉,但和谁去倾诉呢?孩子很小的时候,多数的倾诉需要都可以在父母这里满足,但慢慢的长大以后,孩子就会发现,有些事情不能对父母讲,讲了会有麻烦的,另外,有些事情虽然可以和父母讲,但父母却没有兴趣听。孩子讲给父母听的目的,本来也不一定是需要什么指导,那就是一种倾诉的需要而已,孩子要求于我们的,也不过是耐心的倾听而已,但父母却常常做不到。

 

但父母们却往往很功利,对学习方面的指导,以及一些成年人看来重要的方面的指导,可能会尽心尽力,而一些孩子心目中很需要获得指导的方面,父母却往往会忽略,觉得那根本就是不值得花费心思的事情,如果没有一颗对孩子内心需要足够敏感的心,父母常常是很难充分满足孩子获得各方面指导的全部需要的。

 

另外,青春期孩子对指导的要求也不一样,如前面说过的,他们不再需要父母告诉他们应该怎样做,而是需要父母告诉他们,怎样去判断,判断的合理原则应该是什么。而父母在这个方面的答复却常常是答非所问,因为许多父母自己就并没有全面内省过自己的行为判断原则,有许多东西是年轻时不假思索接受的,因此也希望孩子不假思索的接受自己的观念,孩子通常不会买这个帐。

 

有很大一个原因,是父母往往把沟通单纯当做一个教育手段,只感兴趣自认为有教育作用的沟通方式和沟通内容,没有意识到亲子沟通不仅是教育手段,也是父母和孩子双方的一种心理需要,沟通不全是以教育为目的,沟通自身就可以成为目的,有一部分沟通,应该是为沟通而沟通的。

 

如果情感困扰得不到安慰,倾诉需要得不到满足,需要的指导又不得要领,孩子怎么会对沟通有兴趣?

 

由于把沟通单纯当做教育手段,父母们常常在沟通中一发现问题就急于展开教育,而教育的方式又简单粗暴,比如简单的去否定和指责孩子的观点、情感,粗暴的插手孩子的人际关系,让孩子感到难堪,甚至对孩子自己暴露出来的缺点和过失进行惩罚责骂等等。

 

当孩子发现沟通会带来这样的负面后果时,凭什么还要和父母沟通呢?至少,孩子会首先封锁掉所有可能给自己带来麻烦、惩罚、难堪和责备的那一部分沟通。

 

孩子在沟通中暴露出错误观点,完全可以不加以责备,直接和孩子交流,什么观点是正确的,获得孩子认同,就完全达到目的了,至于不能让孩子认同的情况,可能父母首先应该做的,是好好想想自己的观点到底是不是正确,如果真的正确,怎么会说不服孩子?

 

当发现孩子的人际关系存在隐患时,最好不要直接出面干预,给孩子出主意,让孩子自己解决。如果的确需要亲自出面,也应该先征求孩子的意见,告诉孩子自己准备怎样做,如果孩子强烈反对,一定要通过协商确定一个孩子能接受的处理方法,而且要言而有信,遵照办理。

 

对孩子主动暴露出的已经过去的过失,不管多么严重,一定不可以惩罚,否则就是“坦白从宽,牢底坐穿”,孩子下次无论如何都一定要掩盖到底。青春期孩子,如果靠对惩罚的恐惧来约束行为,已经没有意义了,既然上次父母没有发现,是孩子自己说出来的,那么下次孩子就可能做得让父母永远不能发现。有效的教育方式,只能是让孩子从内心里接受那是错误的,才可能真正改变孩子的行为。

 

最后想说一点,在孩子青春期保持良好的亲子沟通,最基本的前提是父母承认孩子已经具有独立人格,和父母本质上是平等的,应该从内心真正的尊重孩子。没有这种意识,你不可能搞好沟通,没有一个心智成熟起来的人愿意接受不受尊重的、不对等的沟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