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如秋叶之静美--品味病痛 |
读蓝梦的文章《生命的宽度》,让我非常感动,那是蓝梦的真情,蓝梦的爱心,蓝梦的善良感动着我。很喜欢蓝梦引用的那段富有哲理的警句:你不能延伸生命的长度,但你可以决定生命的宽度。博友们留言,字里行间的真情洒落让我更加感动,我很想写点什么来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但在浓如烈酒般的感动中,笔下的语言无论怎样表达都显得是那么的苍白,淡如白水。
“你不能延伸生命的长度,但你可以决定生命的宽度”。如果我们无法决定生命的长度,那我们就来拓展生命的宽度吧。
生命的长度究竟有多长?我们有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人,一般能活多少天?凭你的感觉能尽快报出数字来吗?
10万天。
20万天。
我们没有细数生命的日子,但我们却能很响亮、很自信地报出上面的数字。然而,我却要告诉你,人的生命实际上只有20000多天。
两万多天?
你一定是在想:是不是少了一个零。你经过一番计算后,就会不由得叹息:怎样?人生竟如此短暂!!!
时间在无声无息的流逝,我们无法拒绝这两万多天日子一个个的溜走。正如朱自清《匆匆》文中所说:“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日子就像握在手中的流沙,即便是紧紧地攥着,也不能阻止它从手指缝中溜走。
前些时,一位朋友谈起单位评职称时有一必要条件:一定要有发表的论文,于是匆匆忙忙的上网查资料,准备论文。也谈起以前也曾经写过一些东西,却总是没有动笔去整理,现在那些资料已不知了去向,日子就这样悄然而逝了。
有时想想我们的人生,就像是一场蓝球赛。有的人身在球场是运动员,有的人身在场外是观众.如果你身在球场,你就必须参与,你要努力地奔跑、你就会争先恐后的抢球、你就会力争投蓝的机会。而我们更多的人好像只是这个“人生球场”的外围观众。可我们为什么不能成为一名球员呢?你奔跑,你抢球,你投球,你就有50%的进球机会,如果你不投球,那不就连0。001的进球机会都没有。试想我的那位朋友如果当初写好了,整理好了,投稿了,没有没可能论文早已发表了呢?
两天前,我和翅膀在QQ上见了,翅膀非常忙,我们只打了个招呼,没有说太多的话,那时我正在教我的老父亲学电脑,父亲离休前是电大的书记,离休后除了锻炼身体就是锻炼脑子,因为老年痴呆已经成了危害老年人身体健康的最大杀手之一,父亲已经78岁高龄了,练字、下棋、现在又开始学电脑,他是在为自己而学习。
我佩服青衣,参加了心理咨询培训班,一心要考心理咨询师,那是一份帮助别人的职业,她帮助别人,快乐一生,同时也为儿子做个榜样,陪儿高考。蓝梦精神更是让人敬佩,41岁时取得了硕士学位,这对我们这个年龄的人来说不是有小小的成就感,而是有大大的成就感。在博上我还看到一位博友四十左右考过了会计师资格认证(一时忘了是谁,后以考证那位博友是幽兰),能够想到,能够去做,能够坚持,能够做好,真的不简单,实在值得我学习。我们的很多博母们,博爸们不都是在努力的为自己而学习,为儿为女而写博吗?蓝梦、青衣比我们更高一筹,我们从完善自己开始,进而为家人而学,为帮助别人而学。
我只是在为自己而学,以书画养病,为自己写博、为儿子上博。书画老师说:如果身体不适,或没有时间,停一两天也无妨,只是千万别放下手中的笔杆子。
我一天也不敢放下手中的笔,正因为有时身体会不适,也就有了借口,我怕只要放下一天,就可能会放下两天、三天、甚至......隋性是人类天性之一,我身上那里会少得了呢?并不少,一旦放下了,只怕就会永远的就此放下了。虽说是“没有一天敢不写字”,但仍有一些时候没有能够写成,那么就明天一定会补上。
人生有许多遗憾,就是因为想着还有明天。
人的生命实际上只有20000多天。这两万多天里我们能不能为自己、为儿女留下点什么?
常常提醒儿子这样一句话:时间抓起来是黄金,抓不起来是流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