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生活记录 |
“在课堂自主、合作、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研究”
结
(撰写:课题组,执笔:ckh
my)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宏观:社会发展的需要
1.“一言兴邦,一言丧邦(《论语·子路篇》)”,孔子认为,口语交际——言,已关乎国家的兴衰存亡。
2.社会发展到今天,早已进入了大协作时代,国家、民族、团体间的横向联系大大增强口语交际越显重要。
中观:是语文教学的需要
1.“新课标”将口语交际提到了与读写训练同等重要的位置。
2.从清末语文独立设科至今,重读写轻口语现象仍很普遍,本校亦然。
3. 对口语交际能力进行考查已成中高考趋势,据悉,上海已在进行“口语交际能力等级考试”的语文教学改革。
微观:是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
1.发展大脑功能:口语交际是一种快速创造,能培养多种思维能力(条理性、敏捷性等),使脑功能得到发展。
2.提升心理素质:克服紧张心理,培养豁达性格,发展健康人格。
3.适应社会发展:学生离开学校,要生活工作,即使糊涂终身,闭目塞听,可以不动笔墨,但很难不开口说话,不与人交流,遑论其他。
二、点击课题关键词
1.课堂:我们认为,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主阵地在课堂,语文老师要把口语交际能力培养贯穿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之中。
3.活动:作为一种言语行为过程,口语交际必然是能动的、涉及听说双方的;这一过程
还是一个既受主观意识支配又受客观条件控制的动态过程;是一个始终互动、充满变数和应对技巧的过程。交际者不仅要学习可以使用的言语手段,也要学习言语外的各种交际方式。
可见口语交际是一种强调行为过程的活动。
三、研究的对象和方法
研究对象:2004届全体七年级学生(494)。
研究方法:本课题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采用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相结合的研究策略,一边研究、一边实验、一边改革,具体方法如下:
1、调查法:对所任教班级学生进行阶段性集体问卷调查。
2、文献研究法:从教育学、心理学、创造学、教学论等学科出发,多角度开展对相关资料的研究,利用互联网把握国内外研究动态,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寻找新的生长点,为课题研究提供方法论。
3、行动研究法:运用所研究的理论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4、观察法、经验总结法、个案研究法
四、研究内容和目标
学生方面:高质量达成“课标”中提出的口语交际要求;同时加强学生情感训练,心理素质训练,仪态训练,思维品质训练,阅历视野训练等
教师方面:通过本研究,进一步明确口语交际的重要性,使自己的教学语言规范生动,提高自身语言表达的素养,为学生树立榜样。
学校方面:通过研究中学生口语交际习惯的矫正、研究适合中学生心智发展梯度的系列化口语交际的课堂活动形式,研究中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活动中提高口语交际水平的途径和方法,充分发挥我校示范性、实验性、辐射性作用。
五、研究保障
1、领导重视,制度保障。
学校行政、教务处、教科室重视对本课题的研究,通过课题研究公开课展示、座谈会等形式宣传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副校长、教科室主任和信息中心主任亲自指导并参与本课题研究的有关工作。
2、提供强有力的资源保障
学校为本项课题研究选派了本课题成员参加了各级各类教育科研培训,在资料的征订、信息的提供方面能尽可能满足本课题的研究需要。这一些为我们能完成本课题研究的各项任务提供了保证。
3有一支精干的队伍
|
姓名 |
职务、职称 |
课题组成员分工 |
备注 |
|
ckh |
教导副主任 中教高级 |
组长 全面负责课题的实施 |
常州学科带头人金坛名师 |
|
马 |
中教一级 |
副组长:具体负责课题的资料收集,课题计划的制定和安排实施以及课题研究阶段小结等工作。 |
金坛市德育 先进工作者 |
|
张五芳 |
中教一级 |
组员:负责课题的各项具体研究,付诸实施,研究课题实施情况,及时研究对策、修正方案等工作。 |
常州教改积极分子 金坛名师 |
|
李小卫 |
中教一级 |
组员:参与研究,组织相关实验班级活动,写好个人阶段小结、相关论文等工作。 |
金坛市教学能手 |
|
沈芸霞 |
中教二级 |
组员:参与研究,组织相关实验班级活动,写好个人阶段小结、相关论文等工作。 |
金坛市教坛新秀 |
|
徐 |
中教二级 |
组员:参与研究,组织相关实验班级活动,写好个人阶段小结、相关论文等工作。 |
常州教学能手 |
|
丁银花 |
中教二级 |
组员:参与研究,组织相关实验班级活动,写好个人阶段小结、相关论文等工作。 |
|
|
王露琴 |
中教一级 |
组员:参与研究,组织相关实验班级活动,写好个人阶段小结、相关论文等工作。 |
|
|
姚文华 |
中教一级 |
组员:参与研究,组织相关实验班级活动,写好个人阶段小结、相关论文等工作。 |
金坛十佳师德标兵、市五中副校长、常州骨干教师 |
|
朱小俊 |
中教一级 |
组员:参与研究,组织相关实验班级活动,写好个人阶段小结、相关论文等工作。 |
青海西宁华罗庚实验学校分校教导主任 |
|
吴俊 |
中教二级 |
组员:参与研究,组织相关实验班级活动,写好个人阶段小结、相关论文等工作。 |
|
|
陈文翠 |
中教二级 |
组员:参与研究,组织相关实验班级活动,写好个人阶段小结、相关论文等工作。 |
|
4.绝大部分学生及家长理解支持素质教育,理解支持本课题研究。
六、研究过程及成果
经过三年的研究和实验,在课题组成员的努力下,完成了研究任务,基本达到了预期目标,形成了一系列课题成果,取得了较好的研究和实验效果。
研究过程
本课题研究时间:2004年10月——2007年7月共分为四个阶段:
|
主要研究阶段 |
完成时间 |
课题组成员分工 |
阶段成果形式、 |
|
成立课题研究小组,确定各成员任务。 (第一阶段) |
2004.10 - 2004.12 |
负责人和成员共同拟定研究方案,进行开题论证,确定各成员具体任务。 |
研究方案和研究计划 |
|
理论文章的收集和学习;进行学生调查工作 (第二阶段) |
2005.01 - 2005.08 |
沈芸霞、徐俊等进行理论研究李小卫王露琴等开展学生调查 |
卡片资料、论文、理论学习笔记、反思和调查报告 |
|
课题研究工作实验阶段(第三阶段) |
2005.09- 2007.01 |
张五芳、丁银花、姚文华等组织实验研究 |
课件、实验课型和评价表 |
|
在实验的基础上形成经验,撰写论文,完成结题报告。(第四阶段) |
2007.02- 2007.07 |
马云撰写论文 其他成员总结成果 组长完成结题报告 |
论文和结题报告 |
首先,做好课题实施准备工作。2004年10月我们正式成立课题研究小组,确定了组长及课题成员,对各项工作实行分工,初步明确了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研究内容、技术手段等,制定了研究方案,定期学习有关理论、研讨课题实施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其次,开展广泛的理论文章的学习和收集,以及进行调查研究并撰写调查报告。组员认真学习记录并随时总结和反思。
第三,研讨实践 :
(1)从梯度上看
七年级
能注意对象和场合,学习文明得体地进行交流。耐心专注地倾听,能根据对方的话语、表情、手势等,理解对方的观点和意图。自信、负责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做到清楚、连贯、不偏离话题。
八年级
注意表情和语气,使说话有感染力和说服力。在交流过程中,注意根据需要调整自己的表达内容和方式,不断提高应对能力。讲述见闻,内容具体、语言生动。复述转述,完整准确、突出要点。
八年级
能就适当的话题作即席讲话和有准备的主题演讲,有自己的观点,有一定说服力。课堂内外讨论问题,能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有中心、有条理、有根据。能听出讨论的焦点,并有针对性地发表意见。
(2)从处所上看:
课堂上:①课前说话训练 ②专门的口语训练课 ③读说结合 ④说写结合
校园里:①要求使用普通话
(3)从内容上看:
普通话训练,倾听的训练、表达的训练、语言情感的训练、心理品质训练(自信心、宽容心、开朗性格等)、仪态品质训练(自觉、有效使用辅助语言、态度自然、大方)、思维品质训练(思维的准确性、严密性、连贯性等)、阅历视野训练(扩大阅读面、课内外衔接、文学社团活动等)。
第四.研究成果
从学生角度讲
(1)实验前诊断:掌握了实验前有关学生阅读方面的第一手资料,为实验的进一步研究和日后对实验进行有效监控提供了基本的参数。
(2)学会演讲:学生在大量阅读(人物传记、新闻、文学作品、轶文趣事、民俗民风等)的基础上,学会了查阅资料、写读书笔记、分类设计制作读书卡片等的基本方法,从而为演讲提供了大量的素材。
(3)以学校文明礼仪活动为契机,各班利用每周的班团活动课为主阵地,开展了一系列的演讲、小品等活动,成效显著。
(4)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学生在演讲的过程中,逐渐学会关心国家大事、关注社会、环境和人生,学会从文学作品中追求更高的人生理念。
(5)三年来,课题组带领实验年级学生进行了一系列的采访、辩论、演讲、我当主持人等活动,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变得敢说话、会说话、善于说话,全面提高了各项素质和品质,高质量达成“课标”中提出的口语交际要求;同时加强学生情感训练,心理素质训练,仪态训练,思维品质训练,阅历视野训练等,得到社会和家长的一致好评。
(6)获奖情况
①2004~2005学年度黄玮、李茜茹、戴烨、侯璐、田颖琪、朱敏、贺炳获七年级读书札记评比一等奖;
②金坛市2004—2005学年度徐峪、贺惠玲、彭婷、张颖异、袁园获初中语文读写竞赛一等奖;
③全市中小学“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演讲比赛”总决赛沈晨璐、许可塑获一等奖;杨洪恺获二等奖;
④2006年,田颖琪、沈晨露在金坛市演讲比赛中获市一等奖。
⑤2006年,在“八荣八耻”演讲活动中,钱阳、许可塑等八位同学市一、二获奖。
从教师角度讲
(1)发表了一批相关论文
课题组长曹开华的《未上课前先唱歌》06年发表于《语文建设》,《中考语文复习指南》发表于《教学论坛》;
课题副组长马云获奖或发表文章的情况:
①《网络—-使作文教学从传统走向创新》05年获常州市现代教育技术论文评比一等奖;
②《唤醒意识·激活思维·提升能力》2005年11月获金坛市学会论文评比一等奖;
③《用游戏来提高孩子的动手能力》2006年3月发表于《莫愁杂志·家教与成才》;
④《<无极>台词赏评》2006年10月《学习报语文专版》第16期;
⑤《整合无痕迹润物细无声》2006年12月获金坛市论文评比一等奖;
⑥《表达精彩文采飞扬》2006年12月《新语文活页》06—07总第5期;
⑦《点击口语交际教学活动中的几个性》2007年4月《语文天地》第4期;
⑧《提升学生口语能力的“四结合”法》2007年9月《中学课程辅导·教学论坛》;
⑨《对学生有效评价的几点尝试》2007年3月发表于《语文教学通讯》;
⑩《个性的语言是制胜之法宝》已审待发。
其他组员的论文:
李小卫的《快乐辩论 别样语文》;
张五芳的《多种途径培养口语交际能力》;
丁银花的《“口语交际”你准备好了吗?》;
沈芸霞的《<做一回小记者>活动方案设计》
陈文萃的《<演讲与口才>系列讲座》
朱小俊的《口语交际训练的梯状模式》
(2)掌握了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提高了研究水平,为后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强化了课题研究意识,提高了自身的素养,提高了教学水平,在省市各级各类比赛中频频获奖
(4)提高了课题研究的积极性,在新一轮课题申报中,本组全体成员又上报了新的研究课题。
(5)一批教师通过课题研究突颖而出。
从学校角度讲
(1)强化了语文教学中的薄弱点,提高了学生的整体素质,师生在各级各类竞赛中取得的优异成绩为学校带来了荣誉。
(2)带动了周边学校的口语交际教学研究活动,如我市的第五中学、华罗庚实验学校青海西宁分校主动要求加入本课题的研究活动,促进了这些学校的课题研究工作,起到了很好的实验示范辐射作用。
第七、课题研究的问题与思考
1.语文教学实际中,教者重学生的考试成绩,重课堂知识的传授,有意或无意中忽视了学生的口语教学。
2. 道理意义学生也明白,但总有相当部分学生仍是被动,认为只要考试成绩高,就是学好了语文,这种片面的认识导致学生对口语交际不够重视。
3. 现行考试评价中,不可能真正的检查和评定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会挫伤教师、学生进行口语训练的积极主动性,能否建议教育主管部门加强相关的研究,促进学生语文素质真正提升。
4.适合口语教与学的科技含量高的有效学习手段有待进一步探索,计算机辅助教学、多媒体资源的开发利用还远未形成有效利用的合力。
我们这个课题的研究时间虽然不是很长,但它强化了我们的课题意识。提高了我们的研究能力。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课题研究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的内容很多。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进一步思考如何更好地实施课题研究、改革课堂教学,更为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还有许多方面有待于我们进一步探讨。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