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3-17
今晚有一种久违的寂寞感,准确来说,是找回一种思念的感觉。只是,思念谁?大概不清楚(自己不想确定)。该死的自我保护,它很强,在我的身体里,像个小卫士。
听着张艾嘉《光阴的故事》很舒服~~
前段时间一直做让自己很舒服的事情:大量摄取美味,由于“用脑过度”,无需担心肥胖;每天练书法,在自己写下的字里面,研究后知道自己心里最真实的想法;早睡早起,尽量创造让自己步行的机会;约会闺蜜——Doris、小森森、701三S、婷姐姐,尽管见面时间很短,时光却很甜美;偶尔吃素,虽然只是偶尔;。。。。。。
2009-3-18
那天,一位朋友说我“很能扛!”呵呵~知道,指我的包包里:相机、杂志、笔记本、化妆品。。。超载了吧?可是,一定要带的吧?!
早春的广州,有三种颜色很可爱:红、粉、绿。
一树树粉色洋紫荆已在纷纷扬扬地飘落后残酷地告诉我,没好好珍惜,凋落了~~
明亮的绿色从早春到现在,每天都在身边。无论早上、午后,走到哪条街上,它们总在闪耀,像那位初恋时总在窗外假装经过的少年~~
而我整个春天都在或匆忙、或悠闲中寻找的是一棵特别的红棉,雨中找,晴天找,却没有一张满意的作品~~
2009-3-19
今晚听了很多旧歌~~
记得刚进电台那阵子,第一个节目竟然是“经典怀旧”~~
每天上午到中午,下午到晚上,没停过地听~~
为了监制那句:“一把新人的清新声音带出一首首经典旧歌…..”的美好,每天无休止地听以前没听过的怀旧作品~~
2009-3-20
在中大听张海鸥教授的《二十年新诗反思与批判》,只做精简的笔记,大部份入心了。那句“浮躁支撑着传媒,它们相依为命。”噢~~!
“每个民族,历史、文化积累之优劣,主要是以经典为标志的。诗歌往往是最有可能拥有经典的标志部分。而每一时代的诗歌是否经典,则要看有没有优秀的诗人和经典之作。”
“当我们的语言艺术沦陷为语言技术,我们的文化贫血了。”
。。。。。。。。
诗人是精神的贵族,在张教授的言语中感受纯真至深的性情和高贵的生命意识。
哦~还记下了那句“当我也化作星星和清风,你能否许我一片落叶的安宁。”
2009-3-22
每天都会用大量的文字记录心情,写了一本又一本。一段时间后,回过头去,像在楼上看楼下的自己。有了博客后,偶尔安置于此。后来,又发现博客实在不适合写日记,它是交流的工具了。不过,它又是极有感情的工具。时常见博友久不更新,就会提醒自己,再不写东西,D美人就会问我哪去了;小龙女会说脖子都长了;自己也觉得剪草时间到了~~于是,听着王若琳的歌,节选了笔记本里的段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