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芜湖一中老校区素描之二十五

(2012-04-15 18:12:02)
标签:

校园

 

                                                        芜湖一中老校区素描之二十五

芜湖一中人

                                                                       程丽华

宋玉在《登徒子好色赋》中这样描写爱慕他的“东家之子”之美:“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 ;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文学家善于夸张,不足为奇。我自然达不到宋玉那样的吹牛水平,但是要说 程丽华老师唇红齿白,面目姣好,体态匀称,富有魅力,是一个美人坯子,估计还不算夸张。如果你不相信 程丽华老师美貌的魅力,我是可以举出一个例子的来让你信服的。2007年,我们高三教师到西安、洛阳等地旅游,有一痴情中年男教师(哈哈,请容许我略去他的名字)鞍前马后为 程丽华老师服务,殷勤备至,惹得我们大家一路窃笑,搞得 程丽华老师非常尴尬。当然,从心理学上看,美人受到男士追捧,内心的感受估计也不一定全是窘迫尴尬。

                                                                                http://fmn.rrimg.com/fmn059/20120415/1835/b_large_UZFx_6b840000162e1262.jpg                               

  我和 程丽华老师第一次接触,颇有一点戏剧性。2000年刚开学,我带的高二(5)班教室由中大楼一楼迁到三楼,而 程丽华所带的初二(5)班级由后面的荟萃中学迁入中大楼一楼,继承的正好是我们班原来的教室。 程丽华就来和我商量,问我们原来教室的窗帘可否转让给她的班级。我们班的窗帘是高一下学期新做的,当时一起花了300多元,我就对 程丽华说:“好吧,你们班就给200元吧,我们班到三楼再重新做窗帘。” 程丽华当时也同意了。可是过了不久,李万道(当时还是政教主任)就跑来找我,说你怎么搞得?把人家 程丽华搞哭了?我丈二和尚摸不清头脑。经李万道一解释,才知道 程丽华要买我们班的窗帘,一问生活委员,说班上的班费所剩无几, 程丽华一急,就到李万道那里去哭诉了。我当时觉得这事有点好玩,要是别的有经验的班主任,要么就不要别人班级的旧窗帘,要么就再收点班费买下算数。但是转念一想, 程丽华这小女子还是单纯可爱,为了班级得利益,居然动了情感,落了眼泪。于是就慷慨的对李万道说:“一分钱不要了,窗帘白送给她的班级吧。”

                                                                                 http://fmn.rrimg.com/fmn060/20120415/1835/b_large_iZR8_0def0000c82b1262.jpg

  又过了四年,我和 程丽华终于旋到一个年级。真是“女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这时的 程丽华早已不是那个动情落泪的嫩生小女子了,经过两届班主任和少先大队辅导员的历练, 程丽华已经非常成熟了。我看到她相当自信,教育学生该鼓励就鼓励,该批评就批评,班级管理井然有序,应对家长从容自如。我曾见过一些青年教师在应对学生家长时比较缺乏经验:有的方法简单,对一些教育无方的家长进行训斥,使得家长心里不舒服;有的不够老练,对有些有权有势家长的不合理要求(比如要为自己的孩子调最好的座位,对班级教师配备提出无理要求等等)的刁难唯唯诺诺,不敢据理力争。而 程丽华老师却不是这样,对于那些教育无方的学生家长, 程丽华不仅指出他们孩子的缺点,希望家长能积极配合学校进行教育,而且对于家长在教育方式上的不当之处, 程丽华老师也敢大胆而毫不留情的指出,不管这个家长有多大能量, 程丽华都要对他(她)进行“再教育”。我经常在办公室看到她苦口婆心的与那些家长谈话,试图改变那些家长的教育理念,提高他们的教育素养。我们常常感叹教育是一件艰难的工程,我们教育的对象——学生就像一块还没经过琢磨的璞玉,我们可以满怀爱心用我们的坚定的信念和先进的理念去把他们雕琢成精美的玉器。而那些经过社会各种环境历练的家长,早已各自成型,是瓦缶,还是黄钟,是顽石,还是美玉,早都基本定型了,但是 程丽华老师居然也有勇气来努力教育改造他们,真是大有孔老夫子当年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气概。

                                                                            http://fmn.rrimg.com/fmn064/20120415/1835/b_large_1Ukh_55ef00004e121261.jpg

   程丽华在教学上也青丝朗朗,听过她几堂课,感觉从教学设计,到课堂组织,到随机应变,都能因势利导,水到渠成。说明这个小女子天生聪颖,是个当教师的料子。

  在我接触的年轻教师中, 程丽华还是一个爱读书的人,对当代文学尤其感兴趣。我们在一起共事时,我经常能从她那里借的一些好书,比如像阿来的《尘埃落定》、王安忆的《长恨歌》、贾平凹的《秦腔》、 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霍达的《穆斯林的葬礼》、龙应台的《目送》等等。受她的影响,使我对对当代文学的走向不至于过于陌生。当然,如果 程丽华老师能够多读一点古典名著,和我的共同语言也许能更多一些。 程丽华有时也舞文弄墨,写点小文章。有时她把自己的文章拿来请我指教,我看那些文章也还都清新脱俗。在当今这个红尘滚滚、文化式微的年代,一个小女子,能静下心来,写这样的文章,确实难能可贵。

陈丽华为人自信进取,但性格也还随和,有一次我在后门口听见丁邦晋老师笑眯眯的喊她“狗屎”,她居然还能回报以灿烂的微笑。

  程 丽华不慕繁华,嫁给平民百姓姚刚。有一年暑假,我们一起出门旅行。和姚刚一起喝酒打牌,感觉姚刚确实是个好小伙,两人应该是很匹配的。他们有一个可爱的儿子, 程丽华家教有方,儿子也聪明伶俐。有一次我们出外旅行,我和 程丽华乘车坐在一起,听见她在电话中还在指导儿子的演讲比赛,对儿子进行表演鼓励,应该是一个很好的妈妈了。

  自一中新校区招生以后, 程丽华老师就到东部新城区上班了。我们间的联系比过去少多了。偶尔看到她发来的信息,都是开会的通知(她现在担任语文组副组长),我自然是不会回复的。有时她偶尔打个电话来问候一声,也还使我感动。

  唉!当年那个为了节省学生的班费,到李万道那里哭鼻子的小女子如今也都早已过了而立之年了,时间的流逝真是无情呀。但是在无情的时间流逝中,我们看到 程丽华老师逐步由天真嫩生走向成熟老练,这是幸事,还是不幸的事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