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风书园华师大店要反思
朱志荣
华东师大闵行校区附近一直没有像样有规模的书店,前年季风书园入住,学校给予了相当的方便和优惠,我们也倍感珍惜。由于网络书店的冲击,加之虹梅南路修建过江地下隧道,给书店的经营带来了很大的冲击。但我们依然很重视它,期待它成为华东师大闵行校区持久而重要的人文景观。所以每次去季风书园华师大店的时候,都尽量买书,并且鼓动我的硕、博士生尽量在此买书,以支持它的生存,尽管当今网络购书更便宜。
但是,很多时候,书店的生存是需要书店管理者自身努力的。比如说,发票问题。我今天去买书,被告知没有发票,要到7月才有发票。我素来对各类书店以各种理由不开发票极为反感,我们到财务报销本来要求就很规范,在此背景下不给发票没法支撑我们买书,让我们在此购书的兴趣和积极性倍受打击。在这一方面,季风书园华师大店应该反思。
要想拓展业务,季风书园华师大店需要反思的当然还不止这些,有时候,我们向工作人员进言,被当着笑话听。我想,大概是工作人员是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吧。一个简单而实际的例子就是,作为大学店,有很多学生的选修课用书和硕博士生参考书,是导师开书单,学生到附近购买的,其中包括教授本人的著作。大学书店主要的销售业绩正得益于满足师生的实际图书需要。而季风书园华师大店却毫不理会这一点,理由是:进货是季风书园有限公司统一配货,你们只可以买我们已经有的书,不可以提出你们要什么书,我们不可能专门为适应你们的需要去进书。很多教授的书基本上都是著名出版社出版的书,是年复一年的参考书,应该是附近大学书店的常备书。他们却不理会。这样经营,如何能在大学校园里生存?
诸如此类的问题,都是需要季风书园华师大店反思的,如果他们愿意在华师大校园存活下去的话。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