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指导学生论文(草稿)朱志荣

(2008-03-12 12:45:56)
标签:

教育

分类: 《人在旅途》随笔
关于指导学生论文
              朱志荣

昨天看到《文汇报》 31111版文汇笔会上陈一正的文章《循循善诱的赵景深》,谈到赵景深指导他写论文的事情,很有感慨。他说赵是他本科论文的两个导师之一。为了准备论文,到赵先生家里“一共去了九次,当然中心出来了,论点出来了,内容充实了。他没有向我讲解什么什么,没有指导我应该怎么怎么,更从来没有指责我不该怎么怎么。他让我完全自信:这是我自己写出来的。但我更相信,路是自己一步一步走的,带路人是赵先生。”“只在最后一次我向他交上完整的初稿,他在某些地方用铅笔画个杠杠,说:‘类似这种地方可以斟酌用语,这种地方可以润色。’”……

     提起指导学生论文,我心里很痛。在指导学生论文方面,我经历过太多的痛苦。那是些对我多年来对学术养成的严肃性的践踏。前些年有成教生要求我不看论文就签字,还说大家都这样,我气愤地说不行,我至少要扫除常识性错误和病句错字。我不知道这样的文凭发了除了败坏学风还有什么正面意义?有一位眼下相对还算有点认真的硕士生,我要求他最起码要把论文中的病句全部清除,这是最基本的。他竟然说:“朱老师,你指望改得一个病句没有是不可能的。”我气得几天不舒服。一篇论文没有病句是最起码的啊!我一直纳闷:读过大学中文系四年本科的学生,怎么就写不通句子、表达不清楚呢? 一位愿意做学问,已经写了不少东西发表的研究生对我说:“看到您把我那些话删掉我心如刀割,尽管我知道那些是常识,是别人讲过的。”片面追求数量,都在低水平重复有什么意义呢?论文的价值就在于创新这个常识为什么就接受不了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