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还是不运?
(2008-08-14 18:27:39)
标签:
杂谈奥运门票氛围国奥女排 |
分类: 杂碎 |
串串珠发了一段好玩的文字,把现在北京人分为五类,“避运的”(外出旅游避开奥运会)、“受运的”(留在北京忍受奥运)、“恭外运的”(恭候外国运动员参加奥运)、“怀运的”(怀着激动心情等待奥运)、“不运不育”(不参与奥运,不喜欢体育)。身在北京的我,竟然没有找到适合的归类。
如果条件允许,放假或者可以休假,我想会选择“避运”,但是“如果”毕竟只是“如果”,“如果”变成现实便也不是“如果”了。不仅没有避开,反而越来越陷入其中了。
“怀运”一族是需要一点激情的。身边有很多这样的朋友,有想方设法大老远跑到其他城市参加火炬传递的,有哭着喊着参加奥运志愿者服务的,有订购上万元奥运门票的。相比而言,除了8月8日一天的假日让我多少有点期待以外,其他便怎么也激情不起来了。
既也不能算做“受运”,毕竟单双号的限行并没有过多影响出行与上下班,推迟半小时上班时间还有一点小小的满意感;也不能算“不运不育”,毕竟还算喜欢体育,还算喜欢看奥运,即便是加班到21点多,还是要看一眼0比3负于巴西、即将被淘汰出局的国奥队在奥运会上最后的表演,还是会随着6个局点没有拿下古巴、最终2比3告负中国女排的“兴”与“衰”而心潮起伏一阵。
“恭外运”是轮不到我了,倒是会去恭候公司来看奥运的客户,不知道该如何简称。我们自嘲为“三陪”服务一族,从接机到送机,除了由于酒店住宿无法安排不能“陪住”以外,全程陪同客户在京看赛事的活动。
其实不论主动与否,奥运毕竟来到了身边,渗透到了周遭的空气中,形成了一种奥运的氛围。运还是不运?没有其它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