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盘点我乘坐过的交通工具

(2008-07-04 18:37:18)
标签:

杂谈

交通工具

火车

飞机

轮船

长途汽车

蹦蹦

卡车

分类: 杂碎

火车

乘坐火车的历史可以说比我的年龄还要长,属于火车的回忆也是最多最丰富的。

第一次乘坐火车时,我还在母亲的腹中。出世后,经常需要在外婆住的小城与父母住的京城之间移动,主要的交通工具也是火车。幼年,与外婆同睡一个卧铺,大部分的时间里,我都睡得憨憨甜甜的,外婆只能半坐半躺着。

第一次独自远行时,我还是一个小学3年级的学生。如同行李递送,父母将我送上火车,托付给来京出差的外婆的同事,舅舅则在另一端负责接站。出差的人只能报销硬座车票,于是父母也只好给我买了硬座。车厢里人众多,有站着的,也有坐在行李上甚至铺张报纸坐在地上的。小睡了一会儿,我便将自己的座位让给了旁边站立的人,换了一本漫画书,打发了后半夜的时光。

天亮时,喜欢看着窗外的田野阡陌;天黑后,喜欢躺着倾听火车有节奏的声响。喜欢与陌生旅友说笑闲聊;也喜欢静静地读一本《读者》。当一次一次提速以后,火车的节奏已经超越了催眠的节拍,软卧包房的电视逐渐成了不眠夜的伴侣。

乘坐动车的经历只有一次,北京到河南。同行中四人成伙,一路扑克牌加笑语欢声使路程变得更加短暂。唯一的不舒适就是由于速度过快,倒座会有明显的晕车感。

 

飞机

第一次乘坐飞机是去山西出差,夜航,苏联的小飞机,已经忘记机型了。唯一的印象是座位在机尾附近,轰隆隆的声音整整响了2个小时。邻座的老者得知这是我的“处女航”,善意指导我如何应对起飞及降落时的耳鸣。后来的航程中,还经常会想起老者的指点,打打呵欠,张张嘴,减少对耳膜的压力。

最难忘的航行是去江西。新华航空的航班。清晨6点多钟离家奔赴机场,晚上12点多钟步入南昌的住所。临近中午,接到航空公司飞机故障的通知,并领取午餐。下午15点,整准备加入忍耐不住的队伍签改其他航班时,得到航空公司可以登机的通知。16点,飞机离开首都机场,一路向南。飞行的旅途除了偶尔感到颠簸以外没有其他不适,只是这颠簸与通常的上下颠簸不同,而是前后方向上的颠簸。飞行时间不到半个小时,夕阳从右侧移至左侧,一会儿接到控制舱发来的通知,告知飞机故障未能排除,将于20分钟后降落首都机场。那是生命中最漫长的20分钟。即便是同行的同事,也没有一句交谈。我想我也许应该留几句话,但是脑子里始终是一片空白。成功降落后,机舱内不约而同地响起欢呼声。共患难以后,认识或者不认识的人们都格外亲切,相互借用手机与家人联系。(那个年代手机还是一种奢侈品。)最后由另一家航空公司提供了解决方案。自此不再搭乘新华航空的班机。

最郁闷的事件发生在2006年赴墨西哥、美国的公务之旅。人到墨西哥24小时以后,行李才姗姗来迟。都说人不会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同样的事情竟然在又发生在回程时,并且次日送回家的行李箱还被磕掉了一只脚。

 

轮船

共计坐过三次海轮,青岛到上海,广州到海口及返程。都是学生时代的经历了。青岛到上海的那次,最美丽的印象是清晨6点在船头观看喷薄而出的太阳。海口之行则是第一次与同学一起远程旅游。二女一男结伴从中山来到广州,在汽车站广场买了一张广州市地图,按图索骥找到码头。售票窗口生硬地告知我们,去海口的船一天只有一班,第二天去海口的船票只有头等舱和二等舱,已经不记得具体价格了,只是那时那刻那价格令还是学生的我们咂舌。于是有票贩子主动搭话。三人讨论一番,最终决定冒险购买票贩子手中的三等舱船票。登船以前心情始终惶惶不安,顺利通过检票,悬着的心才回落到原来的位置。我和女友深感船票费用超过预算,于是在广州街头买了些矿泉水、面食点心,带到船上充饥。晚餐便省了,权当减肥。由于一路节俭,费用略有结余,回程时,依然乘坐三等舱,鼓起勇气去餐厅就餐,结账时才发现,原来餐品已经含在船票价格中。后悔不已。

 

长途汽车

短途城市间交通离不开长途汽车,特别是自己购车之前。从那个时代破旧的柴油车到如今配备电视、洗手间、可以躺卧的空调大巴,长途汽车经历了很多变迁。此外,没有很深刻的记忆和更多的故事。

 

蹦蹦

不知道这两个字是否这样书写,只是当地人都这样称呼这种三轮摩托车或者准确的说是安装了摩托车动力和车斗的三轮车。在三亚坐过蹦蹦车,在镇江也坐过。外观不完全一样,舒适度或者说不舒适度却是大同小异。

 

卡车

那是从镇江回泰州的路上。由于去镇江的路上,在距离长途车站还有一段距离的郊外便下车改为乘坐蹦蹦直接奔赴旅游景点。回程时,便选择了在渡船码头等待返回泰州的长途汽车。渡船码头前,车辆排成长队,其中一辆写着泰州XX的卡车停在我们前方。看到我们指手画脚地议论着什么,坐在副驾的人下车过来打招呼,问我们是否回泰州,是否愿意搭车。最终以2人20元的价格达成了协议,成就了唯一一次卡车之旅。

 

其他交通工具如公交车、出租车、地铁、城铁,没有故事或者故事太多,略过了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