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经书地藏菩萨地狱六道轮回杂谈 |
分类: 头脑 |
愿以此功德
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 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 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
同生极乐国
上报四重恩
若有见闻者
尽此一报身
在慈海素心点了一壶茶,金莲百合,绿得让人从心底的清澈。从书架拿了两本经书,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和地藏菩萨本愿经,随手翻翻。耳边环绕佛乐,不是通常佛寺和旅游景点播放的那种,高雅得多。桌上只有一顶射灯的光,让人淡定之极。
第一次读经书,虽然字都是认识的,却读不懂其中含义。佛学并不是为了让人读不懂,才如此玄妙。经书都是从梵文译来,译文水平不仅取决于译者对梵文的把握,更取决于译者对佛学的理解和领悟,后者更为重要。三藏在佛学中的历史贡献是引入了大乘佛教,然而,佛学研究与佛学领悟是不一样的。三藏更多的是从事于佛学研究与翻译,而在领悟上却没有达到很高的境界。或许这便是经书难懂的缘故了。
地藏菩萨曾发宏愿,“我今尽未来际,不可计劫,为是罪苦六道众生,广设方便,尽令解脱,而我自身方成佛道”。六道轮回实际上是报应说。地狱道,是六道中最苦的,又称无间地域。然而有两层一直想不明白。一是关于地狱的工作者。罪人是轮回到地狱道的,地狱的工作者,那些惩罚罪人的夜叉、恶鬼从何二来?是否也在轮回之列?什么样的报应可以在轮回道地狱道时不作罪人而作恶鬼?先有地狱还是先有这些工作人员?菩萨的超度,是否也包括这些工作者?罪人度尽,这些工作者何去何从?工作者度尽,罪人如何受到惩罚?二是关于轮回的记忆。六道之间是没有连续的记忆的。地狱道受到的惩罚在转世后变不在记忆中。譬如孩子,由于今天的错误挨了打,明天为了避免挨打必然不再犯同样的错误。为什么不让那些受罚的记忆深刻留下,让忌吃忌打的人们引以为戒?
或许,天堂、地狱、人间并不是隔绝的,而是在同一个时空中,随时可以转换。身在何处取决于心。
地藏菩萨只能是引人入门,悟道修行还是靠个人。
前一篇:后门桥与霸下
后一篇:不堪承载的恭王府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