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人文/历史考证吴礼让太伯季子 |
分类: 心眉 |
《史记》记载的第一世家是江南吴太伯。说起这位吴太伯,可是正宗的贵族血统。虽然后世吴姓子孙将吴太伯奉为先祖,不过吴太伯其实姓姬,是黄帝的十三世孙。
要说清楚这位吴太伯的家史,得从黄帝的根上倒起。黄帝有二十五子,其中最出名、后世最兴旺的有两个,一是昌意,一是玄嚣。昌意的儿子颛须继承了黄帝的帝位,玄嚣的孙子帝喾继承了颛须的帝位。帝喾有四个老婆——姜源、简狄、庆都、常代,分别生了一个儿子:弃、契、尧、挚。尧继承了帝喾的帝位,契是殷商的祖先。帝喾的大老婆姜源生的儿子弃,也称后稷,后世奉为“农神”,便是吴太伯的祖先了。姜姓是炎帝的后人,所以,后稷是正宗的炎黄子孙。也是《史记》之所以将吴太伯列为第一世家的原因了。
后稷的八世孙古公亶甫有三个儿子,长子太伯、次子仲雍、三子季历。古公亶甫极具用人眼光,一眼就看出季历的儿子昌能够成就大事,所以就想立三子季历,以便传位给昌。太伯与二弟仲雍于是离家出走,远赴当年被成为蛮荒之地的南方,让位于季历。正是由于太伯与仲雍的礼让,使季历顺利即位,顺利传位昌及昌的儿子发,才最终成就了周王朝的帝业。昌便是为后人称道的著名的周文王。而太伯在江南成立吴国,被后世尊称为“吴太伯”。这一段礼让的故事,不仅成就了周王朝八百年繁荣,也成就了吴国六百多年的兴盛。
吴国虽然亡在夫差手中,但是其败落应该算是从公子光刺僚开始。但凡兄弟倒戈,手足相残,王朝便开始露出败相。光即位到夫差亡国也就是二十三年的时间。说起光刺僚的起因,还得从另一段礼让的故事说起。
吴太伯死后,传位弟弟仲雍,仲雍第十七世孙寿梦开始称吴王。寿梦有四个儿子,长子诸樊、次子馀祭、三子馀昧、四子季札。其中四子季札德才兼备,由于封地在延陵,人称延陵季子。季子曾经在出使各国时,劝导齐国晏子交出封邑和政权以保平安,对郑、卫、晋等国政治前途做出过明智的判断,留下了挂剑赠徐君的美名。寿梦想立季子为继承人,季子辞;寿梦死后,诸樊让位季子,季子再辞;诸樊死的时候,要求王位在弟弟间依次相传到季子,馀昧死后传位季子,季子三辞,逃回延陵封地。馀昧的儿子州于被立为王,便是吴王僚。光是诸樊的儿子。光认为,诸樊传位给弟弟是由于要传位给季子,如果季子不接受,王位应该是自己的,轮不到僚,所以偷偷招贤纳士,准备谋害僚。才有后来勇士专诸以鱼藏剑刺僚,帮助光得到吴王之位,史称阖闾。
这样兄弟相残,宫廷政变,都预示着王朝的败落之相。胡亥杀扶苏,杨广杀杨勇,因此秦、隋都是短命王国。与秦、隋相比,烛影摇红,赵光义取代哥哥赵匡胤,北宋持续了160多年就算长的了。历史是不能假设的。但是,可以想象如果不是季子三辞王位,以季子的才德,吴国至少不会在短短的二十多年时间里灭亡。
不是太伯和仲雍的礼让,没有周王朝的兴盛,不是季子不接受礼让,也不会使吴国在短时期内灭亡。所谓成也礼让,败也礼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