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随笔/感悟佛教少林寺商业化 |
分类: 口舌 |
曾几何时,寺庙经营日益商业化,著名的佛寺选择自己的定位,打出自己的品牌来。五台山求偶,普陀山求子,应届毕业生找工作则到卧佛寺。诸如此类。
与一些“犹报琵琶半遮面”的经营方式不同,少林寺的商业发展道路更是令人瞠目。1996年率先建设中文网站虽然是其走向世界的第一步,但是还算与普及佛法、宣传少林武功沾边。此后接连不断的商业演出、以及逐步开办的实业发展公司、影视公司等等,便与佛教教义再也没有关联了。今年9月的参加“功夫之星”比赛的霹雳娇娃亮相少林,引发了一片争议。我想起《天龙八部》,虚竹手下四员女将的露面曾经引起少林寺的一阵骚动。而今,这样的事情已经是少见多怪了。
不敢说少林寺方丈变身CEO究竟是对是错,经济增长点的意义对于少林寺来说是福是祸。只是从中窥到浮躁的中国社会的一角。
佛教的追求是“度人”,帮助人民大众达到一种境界,找到一种解脱。然而,现在,有几个人追求境界、追求解脱?佛寺的香客,都是来求保佑的,求高官,求厚禄,求福,求寿。佛寺的和尚已经鲜有真正来修行的了,更多的是将寺庙作为一个安身立命的场所,将和尚作为一项职业,糊口是基本,赚钱是高端追求。于是,便有了佛教产业。
少林寺CEO释永信说,佛教不避世。但是佛教徒追求如此世俗,是否还会去弘法?佛教徒没有自身的修行和领悟,又能弘什么法?
地藏菩萨说,只要地狱还有人,便永世不成佛。可怜的地藏菩萨,成佛愿望的实现恐怕要遥遥无期了。
前一篇:闲说做杯子还是做水?
后一篇:井冈山之黄洋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