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我记录情感空间随笔/感悟拜佛得失 |
分类: 头脑 |
今年竟然几次和人讨论拜佛的话题。
事实上,解放初期被斥为封建迷信的一些现象早已渗入到生活的点点滴滴,起名字、买房子都要看风水,算卦算命也似乎成为了和尚道士的兼职副业,最多的便是到各处寺院道观烧香拜佛的香客。在五台山、普陀山都遇到过虔诚之极的,从山脚下开始,一步一磕头。也有让人莫名想笑的,连佛寺还是道观都分不清、拜的雕像是谁都搞不明,就只是虔诚地磕头,虔诚地捐钱的。
拜佛的,必有所求。或可归于两类,一是求得到,求功名、求及第、求富贵、求平安;二是怕失去,怕失去的无非是财富、地位、爱情等等。平头百姓多是求得到,达观显赫多是怕失去。殊不知,得与失必定是平衡的,如同一种物理关系,没有只得不失的,也没有只失不得的。有时,一些人为了得到没有得到的东西,失去了已经得到的东西,其结果反而失大于得。
从佛的起源看,释迦牟尼放弃了王位、国家、妻女、财富,经过多年苦行修炼,终得正果。而佛经所阐述的观念是劝人向善,劝人放下得失心,早悟早得道的。不知道这样修行成道的佛祖是否也会帮助一些求财求贵的念头化为现实。
我是小富即安的,没什么志向,也没什么追求。我得到的,便已是我想得到的全部。虽然不算彻底的无产阶级,但也是无权无财,没有什么可以担心失去的。我于是总说,那么多人在求,佛已经很忙,我自己可以满足自己,不需要再增加佛的工作量了。所以,我是从不拜佛的。不拜佛,不等于不信佛。信佛,不等于必须拜佛。信与不信,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