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谈天说地考证士大夫 |
分类: 心眉 |
现代汉语词典对“士大夫”的解释是封建时代的官僚阶层。从起源来看,士是士,大夫是大夫,区别很大。
先说大夫。大夫,是自周朝开始效力于王国或诸侯国的重要官员的官衔,如楚国的屈原、越国的范蠡、文种等。王国或诸侯国在其领土中分封采邑,作为大夫的领土。东周后期,大夫在各诸侯国的地位日益显著,有“政自大夫出”的说法。
再说士。士,是在卿或大夫家中任职的家臣,如赵国平原君府上的毛遂、齐国孟尝君府上的冯谖。士,通常受过礼、乐、射、御、书、数六艺教育,借此为其主效力。春秋开始,养士成风;战国四君子更是以此闻名天下,并留下各种谦恭待士的典故。
士可以分为四类:一类是学士,如儒、墨、道、法等,儒家学说创始人孔子、大师孟子属于此类;一类是策士,长于政论,富有口才,如纵横家苏秦张仪;一类是方士术士,既有在天文、地理、医药等学科有所研究的,也有善于阴阳、占卜的;最后一类是食客,人数最多,成分最复杂,有无赖凶霸之辈,也有鸡鸣狗盗之徒,后者中最著名的孟尝君所养的两客,“狗吠裘得,鸡鸣开启”,助其在秦国虎口逃生。
前一篇:正确认识自我
后一篇:奥林匹克的记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