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耳目 |
苍岩山的停车场附近有很多餐饮场所,门口招牌上纷纷打出野味和面食的特色,唯一的遗憾是千人一面,于是特色便也不那么特色了。
由于已过了正午,餐馆大多没什么游人。我们便在自己停车位附近随便找了一家外观的视觉效果还算卫生的餐馆,点了一份刀削面、一份荞面饸烙和一盘凉拌苦菜。本来还想要一份摊笨鸡蛋,看到30元的标价,最终还是退缩了。苦菜其实价格也不匪,不过是山间采摘的辛苦而已,没有其他成本,也标价15元。老板娘还算好说话,听我抱怨了几句,便降到了10元,降幅达到33%。
离开苍岩山,一路林荫小径,倒也惬意。顺着路标,走入奔向石头村的“路”后,便再也没有了惬意的感觉。
先是一段土路,坑洼不平,而后便是石头路。或许用“路”这个词都是言过其实的褒奖了。车便在大大小小的石块上颠簸,那感觉更象坐船。老公心疼他的车,开始后悔来这个破地方了。
那段石块的“路”绵延只有1公里左右,却漫长得仿佛有着十倍或者数十倍于实际的长度。终于经过后,我们依然没有敢于长吁一口气。两个人都在为返程担心着。
后面的路便依然是坑洼的土路。路很窄,错车很困难。对面驶来一辆奥迪,我们停在路边等它先通过。奥迪驶过,尘土飞扬。我们便同时想起了郭德纲相声中的经典名句:“孙长老,收了法术吧。”
千辛万苦终于抵达了著名的于家石头村。第一件事情是询问售票的老大爷是否除了这条不能算路的路以外,还有可以通往村外的公路。得到的答案是肯定的,便才放下心来。
这是一个明代留下的村落,建筑结构都是石头,路面也都是石头铺成,给人以沧桑古朴的感觉。之所以闻名,一方面是由于其建筑文化,另一方面由于这里生活的于姓人们的祖先便是著有“粉身碎骨浑不怕,留取丹青照汗青”的明代爱国将领于谦。
石头村留下有名有姓的古迹已经不多,清凉阁,观音阁,于家祖祠,还有三处戏台,两拱石桥。但是那些石巷、石壁、拴马石,都依然散发出旧日的气息。
观音阁
清凉阁
在古村落里细细走一圈,也就用两个多小时。不舍得就这么离开,我们便在村里住下了。
分配给我们的住房不在古村落内。准确的说,是在田地边。房东是老夫妻俩。不是那种经常出租房屋的人家,没有专门的客房,老夫妻把自己的上房腾出来接待了我们。房间没有装修,只有一台21寸不知名品牌的彩电。
与房东商量好晚饭如何安排后,我们拿起相机,在田间地头转了转,又走回古村落。黄昏中的石巷更有一番诗意。
晚饭是手擀面,北瓜和豆角做的卤;四个笨鸡蛋做的摊鸡蛋是我中午就在惦记的;地头新摘的个头比乒乓球还小的西红柿洗净盛在盘子里了算是冷拼。一顿丰盛的农家饭。
饭饱后,与房东聊了一会儿便洗洗睡了。
次日,早早起来,便去体验了一把晨光中的古村落。农人牵着牛走向田地。卖油饼(这里叫做油管)的走街串巷。俨然一副娴静、恬淡的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