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变革(四)

(2022-03-26 19:50:09)
标签:

春秋

道德经

老子

战国

法家

分类: 读史札记

法家是春秋战国时最后出现的一个派系,他们与前面几个派系不同,孔子、老子、墨子对社会都有一个梦幻式的追求,都有各自的一套理论表述,例如孔子的宗法制度,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老子最后的理想社会是:小国寡民,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往来。而墨子则是各级选贤管理。

但法家却没有什么理想社会的理论表述,他们的代表作“商君书”只是提出要变制度,而每一条新制度前都有说明为什么要实行,实际上是国家法典的总纲,对于国家的整体路线方针在理论上是没有阐述的。也就是说法家讲求实际变革,而不再是关起门来开馆授徒著书立说。

法家追求的一切变更,为的是令国君得到全面的控制,使全国人都只有一个方向,就是生产和战争!耕战!耕战!耕战!

为了强国与四方征服,法家抛弃了孔子的宗法制度,爵位必须是通过立功而得。“善为国者,其教民也,皆作壹而得官爵,是故不官无爵。”也放弃了墨子的选贤方式,无功者不官不爵。更加抛弃了老子的小国寡民的理念。这样令到上层贵族的世袭制度消亡,也使得他们疯狂的报复,不过最终在秦帝国能够坚持下去而取得统一的成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