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笑谈粤语 |
《广州人容易读错的常用词》(70)
是“一丘之学”还是“一丘之貉”
当我们不认识的字时,自然想到字典,查一查字典,看一看读音,了解字意是最快捷妥当不过了。但是如果说,字典的标注音有时并不合时宜,或者干脆说有时并不都百分百准确,你可能会质问,你是谁?吃了豹子胆吗?!如果是盗版字典你说的还有一点道理,但那是正版字典,多少专家审议后才出版的,那会有错!我先不回答这一问题,容我说一实例再行责骂未迟。
那天在一博友上看到介绍古代一乐器叫“埙”,他说认识几个吹“埙”的乐手,他们把“埙”念作“熏”(广州话读音),后来翻开字典一查,才发现是错的,应该念“圈”。究竟是念“熏”还是念“圈”呢?的确,不少广州音字典都标注读“圈”的,难道有错吗?是错是对我不敢贸然决断,但是我在一本较为权威的广州音字典里查到的读音是“熏”,而我赞同读“熏”,理由有二,一是“埙”通“壎”,从汉字形声构成规律来看,应该念“熏”。二是约定俗成,乐手们一直念“熏”,已成习惯。
又如“一丘之貉”的“貉”,在广州话里念什么呢?相信绝大部分人都会念“骆”[log3],但是当你翻开一些广州音字典的时侯,你会发现,多少年来念“骆”原来是错的,因为那些字典所标注的音是“学”[hog6]。这个时候,你会产生怀疑,究竟应该念什么才是对的呢?以我多年研究广州方言的经验教训得出的规律,我认为,生僻字可依据“古音或韵音”来念,常用字则要念“约定俗成”的音。如此一来,我则赞同念“骆”[log3]。
“一丘之貉”的“貉”在广州话里应该念“骆”[log6](见《国音粤音李氏中文字典》P118),普通话念[hé],意思是,野兽名,毛棕灰色,耳小,嘴尖,昼伏夜出,捕食虫类,皮很珍贵。[一丘之貉]比喻彼此相似,没有什么差别,指坏人。
听听音频:http://59.37.52.84:8080/download/20070721-31/142201-106472.mp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