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北京蜂窝煤地下室招待所工房 |
分类: 心情 |
回到公寓的时候,坐在阳台前面的沙发上发呆,一个人待着,忽然想起了刚到北京那段时间,也是一个人待着……
地下室——
1996年刚到北京的时候,公司没有宿舍,就让我自己去找房子住,为了给公司省钱,在月坛的一个地下室招待所里住了三个月。那个地下室1天14块钱,阴暗潮湿,暗无天日。还经常跟不同的人睡在一个房间。有一次刚发了工资,放在衬衣口袋里,睡到半夜发现床对面的那个人不在了,也没在意,接着睡,早上醒来一摸口袋,原来自己的工资没了。还有一次,对面的人向我借了50块钱,到我离开那个招待所,也没要回来。在那里也结识了一个神人,东北大裤衩子,可怜的是,当时工作一个月还没有他手里的一片“片蓝”值钱,当时曾卖到1600元,他自己号称有10000片。
不过,在那个地下室的三个月里我读完了萨缪尔森的《经济学》。
工房——
在地下室里住了三个月,终于在一次大雨后,因为招待所漏雨,怕发生危险跟局长摊牌,搬进了一个废弃的工房,在那里与我的两位同伴度过了快乐的将近两年时间。
农民房——
从兵总辞职工房也不能住了,只能自己租房住,在公主坟边上的一片农村里找到了一间6平方米的,仅能放下一张床和一张桌子的平房里住下了,住了9个月。那间房子,夏天住着很热,冬天住着很冷。所以冬天我是自己烧炉子的,记得是98年冬天将要来的时候,我买了好多蜂窝煤准备过冬,蜂窝煤就放在小屋外面,可是天突然下起了雨,煤被淋湿了,雨越下越大,蜂窝煤有变成煤渣的危险,我一块一块把煤从屋外搬进了小屋里,衣服淋湿了,手变黑了,脚变黑了,自己冻得发抖,不太宽敞的小屋也变得更拥挤……
要把煤炉点着是一件很难的事,运气好的时候,可以向房东大哥用一块蜂窝媒换一点已经烧红的,放在火炉底下,生起火;运气不好的时候,只能自己想办法。什么办法都用过,有一次为了晚上不挨冻,撕了两本书,终于把蜂窝煤引燃,把火炉生起……
今天北京为了环保已经消灭了蜂窝煤,想想有时候挺怀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