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杂谈 |
不做井底之蛙之“隐患” 文 / 饮一个秋 |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井底之蛙一直被人们作为反面例子而耻笑。我不做井底之蛙的观念已深入到社会各个角落。孰不知,正是因为大家都不愿做井底之蛙,才导致社会的犯罪几率直线上升。 农民朋友不愿做井底之蛙而纷纷涌到城里,试图赤手打下一片天地,回去也好风光一把。在他们心里,即使在城里一起挤在不足10平米阴暗潮湿的平房里,也比扛着锄头早出晚归单单守着几块贫瘠的田地强!即使什么梦想也没实现,毕竟回去后,他们都可以翘起大拇指向身边的人说,俺是个见过世面的,去过城里,见过宝马在路上跑! 争强好胜之心是好,要不然农民兄弟们如何脱贫致富。但它却在无形中将一些农民朋友推上犯罪道路。首先要声明的是,我并不是对农民朋友有何偏见,正因为越来越多的农民兄弟走上邪路,我在正义感驱使之下才发出这样的感叹。 做井底之蛙有什么不好?要知道平平淡淡才是真,生活本该如此,知足者长乐。记得小时候,家里很困难,妈妈买一个烤红薯给我吃,当时兴奋的我竟以为这是天下最大的幸事,那种美妙的滋味直到现在还让人留恋。人人都认为井底之蛙是目光短浅,自我满足,但这样的人却往往很长寿,正因为他局限在自己的小天地,心态沉稳,外面的世界他看不到,自然也就不会做比较,我猜那个井底的青蛙自从见了千里之遥的东海后,便不会再自娱自乐,必会忧郁而死。 话题有点扯远,言归正转。前面说农民朋友不甘做井底之蛙,便跑到城里。客观条件的限制,他们只能去做苦力活,自然也就产生“民工”之词。对于民工二字,我一直搞不清楚它的外延有多大,也没查过词典,普遍理解为外地打工的农民朋友。每每听到,某个地方很乱,不安全,民工多云云,我的心总仿佛被刺了一下。为什么人们心里总会这样认为,可这却是一种社会现实。去年,我遭抢劫,就是在一个工地的附近,记得当时我说了一句话,我理解你们。确实我很理解他们,想出来见见外面的世界,可外面的繁华让他们茫然若失,再加上不平等待遇,自己辛勤劳作却没得到同样的回报,如果是我,我也会心里失衡。但我不会抢,不会盗,农民朋友要有自己的尊严,不能让人把你们看贬了。那么我会怎么办,我想我会离开城里,继续做我的井底之蛙,悠然自得。 当然这个前提是做了井底之蛙后,生活能得到保障,精神食粮是填不饱肚子的,这个问题就要引起相关人士的足够重视,为了减少犯罪几率,为了减少社会的动荡,农民兄弟的温饱问题刻不容缓。要让他们安心做“井底之蛙”,只有从经济上给以足够的支持。说一句大不敬的话,农民兄弟犯罪大多是被社会相关机构陷害的。 井底之蛙也好,东海之龟也好,都要把握度,千万不要让贪念无止境膨胀,及时收手吧。 |
前一篇:别忘了ERP的真名叫企业资源规划
后一篇:失NB者失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