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中关村电脑节展览——数码汇聚嘉年华在北京海淀展览馆开幕,出席开幕式的最高政府领导只有中关村管委会的一个副主任。上午10点左右,当浩浩荡荡的人群进入展馆,除了与会嘉宾,参展商代表,剩下的可能就是年纪长者,展会的观众实在不多,人气也有些冷清。已经持续举办了九届的中关村电脑节展览,发展到现在这个样子不能不让人感觉到悲哀。是主办者能力不够吗?不是;是消费电子产品市场不景气吗?也不是。但电子展会人气一年不如一年确实是不诤的事实。
说来也是巧合,1998年,我加入PCWEEK,参加的第一个展会,就是中关村电脑节。那时候IT产业正处于历史上发展最快的时期,PC是IT产业的主流,PC业处于百家争鸣的战国时代,联想、方正、长城、浪潮、实达、同创、东海、海信、致福、和光……不断有新厂商加入到PC业务的行列。而同期的其它IT企业如科利华、四通等企业也还风采不减,“巨大中华”正在成长期。生于彼时的PCWEEK也是处于其影响力的巅峰时期,IT专业媒体也如雨后春笋般的冒出来,很多的大众媒体,如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也创办了IT专刊或专版,那时候报道IT产业是一种时尚。与此相对应,IT展会也是最火热的展会,计算机世界展览会、COMDEX、软件展、通讯展,每次与IT相关的展会都是人潮涌动,大人小孩一齐出动,来展会领资料、取纸袋,每一个人忙得都是不亦乐乎,似乎每个人都在关注关IT产业的发展。COMDEX有点类似于IT界的奥斯卡,名星云集,好戏不断,总能给人带人兴奋和想像。
在第一届中关村电脑节召开的时候,作为平面媒体,大家还把互联网作为报道的一个新点,新浪与华渊合并的事件并不算是什么大消息,张朝阳、丁磊也以能够被IT专业媒体报道为荣。PCWEEK被认为是IT平面媒体的奇迹,号称创造了业界的29项第一,人人为拥有一册PCWEEK而自豪。猫王、方联城、焦点是圈子里津津乐道的栏目,每周大家都在等待着它们的到来。我们不能不说,那个时代是PC时代,是IT平面媒体主导舆论的时代,是IT展会火热的年代。那时候人们讨论很多的还是未来的PC什么样,NC、XC都是人们提出的未来信息终端的样版,很多话题都跟PC有关。人们也在疯狂地从计算机世界、PCWEEK、中国计算机报等媒体和IT展会上攫取着资讯,平面媒体是主流资讯平台,而互联网处于边缘。
在本届中关村电脑节开幕的时候,IT的产业的重心不再是PC,IT展会也不再为人们所关注,而人们所获取资讯的主要平台也从平面媒体转向了互联网,大家都说这是一个互联网的时代,或者用更前卫的话说是WEB2.0的时代。人们讨论的话题已经不是未来的PC是什么样,而更多的是移动终端、传输格式、3G、下一代网络,人们讨论的每个重要话题都与互联网有关。
恰好,我也从PCWEEK转到了PCHOME,一样的是都有PC,不一样的是前者是PCWEEK.print,而后者是PCHOME.net。那时候,我还在用Netscape查找资讯,用yahoo搜索资料,编译成文章,发表在PCWEEK;而现在我通过IE7
Beta,用Baidu和google查找对我有用的信息,而我写作的平台也变成了pchome.net,或者是新浪Blog或者MSN
SPACE,变化之大,也不是我想当年所能想像的,也不亚于中关村电脑节之变迁。今天已经是互联网成为主流资讯平台的时代,平面媒体以互联网媒体作为自己的推广平台,平面媒体也以自己的文章能够在互联网上广为转载和传播为荣。
目睹中关村电脑节变迁的8年,是IT展会从辉煌到边缘的过程,其实与中关村电脑节类似COMDEX、CEBIT、CES他们在中国的命运都差不多,都只是昙花一现,迅速衰落。而这几年也是IT产业变化巨大,消费电子成为主流,互联网主导市场,在这一过程中IT媒体变迁更大,媒体的主流平台正从平面走向互联网,而内容创造和传播的途径也正在发生着急剧的变化。
从这个角度想来,未来的8年会如何?IT展会会如何?IT媒体会如何?资讯的创造和传播会是什么样?可能同样也是不能用今天的目光来预测的。
加载中,请稍候......